近日有报道称,VISA卡公司已向其成员银行发函要求,从今年8月1日起,凡是在中国大陆以外受理带有VISA和银联的双标识卡时不得走银联网络,否则VISA将重罚收单银行。VISA对收单银行的强制性举措一旦生效,意味着“银联、VISA”双标识卡持卡人将不再享受银联提供的境外刷卡免收货币转换费及其他增值服务。这不仅将增加持卡人的刷卡成本,发卡银行也将有可能面临诉讼风险。
分析人士认为,VISA此举的目的在于其紧迫的盈利压力,及压制银联境外扩张的威胁。而银联作为国家支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重责。在此背景下,银行卡标准之争、产业利益之争势必愈演愈烈。
无选择意味着高成本
媒体报道称,VISA早在年初就与其成员银行沟通,表达了“垄断”与银联双标示卡在(中国)境外银行卡受理渠道的意愿。据悉,VISA明确表示,违“规”收单银行将受到重罚,第一次将罚款5万美元,如果收单行再犯,每月将罚款2.5万美元。
VISA对收单银行的强制性举措一旦生效,持卡人在境外使用“银联、VISA”双标识卡,将被迫只能通过VISA网络。由于VISA网络一般是以美元结算,因此在境外发生交易时,需要由当地货币转换到美元、美元再转换成人民币进行清算。其直接后果是,持卡人需要多付出约占交易金额1%至2%的货币转换费,并承担三种货币转换过程中出现的汇率兑换损失和汇率波动的风险。而通过银联网络交易和清算,则是人民币直接兑当地货币,免收货币转换费。
一些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人士认为,VISA禁止双标识卡走银联网络,还可能造成持卡人无法享受信用卡的一些附加功能和增值服务,例如信用卡分期付款等。
近年来,中国人境外购物消费额持续快速增长,很多旅游目的地商家都把中国游客视作扩大销售的“香饽饽”。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今年4月发布的《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数据,中国人2009年出境旅游的总体消费达到了420亿美元。另据VISA在2009年9月发布的《中国旅游业展望》,其在中国的发卡量已经超过5800万张,而同期的央行支付体系运行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第三季度,中国信用卡发卡量约为1.75亿张,“银联、VISA”双标识卡的市场份额占到33%。
以此数据加之1.5%的货币转换费率来估算,VISA的行动将会给持卡人增加巨额的直接成本。
银行或将面临诉讼风险
银行卡产业专家、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教授表示,VISA的行动实质上是单方面剥夺了“银联、VISA”双标识卡持卡人的支付渠道选择权,直接增加了“银联、VISA”双标识卡持卡人在中国大陆境外的刷卡成本。
而面临“买单任务”的将不仅仅是普通持卡人,还有发行双标识卡的国内商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