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频道 >>  新品发布 >> 
  • 打印
  • 评论(0)
  • 字号:  
  • 收藏 点击:
  • 中国银行“低头” 信贷下乡

    2011-3-22 17:35:43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  

      一向以国际大银行自居的中国银行终于低下了高傲的头。

      中国银行与淡马锡联手出品的“中银信贷工厂”在中国运营已经有很长时间,统一管控、集约管理、机构专营、标准化、流水线作业等全新特点,使得众多愁于融资的中小企业获得了急需的资本。

      在帮助越来越多中小企业成长的同时,中国银行在思考用“中银信贷工厂”这一模式来解决农村金融这一更为复杂的难题。

      “农村市场区域空间广阔、金融需求巨大,但担保条件弱、金融环境欠佳的先天劣势也十分明显,因此农村金融市场一直以来都是银行想抓而抓不好的‘烫手山芋’。”这是中国银行新闻发言人赵蓉对于农村金融市场的理解。

      因为“信贷工厂”主攻中小企业,所以中行首先通过助力涉农中小企业发展来进入农村金融市场。

      “近年来大企业脱媒现象严重,‘无大不强,无小不稳’的公司金融战略已成为多数大型银行的经营准则。如果能够通过创新业务模式在农村市场拓展出一片蓝海,必将引领变局,推动涉农业务的有力转变。”赵蓉的言辞之间显示出中国银行对农村市场充满期望。

      据介绍,为了推进涉农领域业务的研究与发展,中行通过提前介入的“情景分析”将分散的市场调研整合、植入业务叙做流程中。

      “这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中国银行公司金融总部总经理刘晓中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据其介绍,根据淡马锡最初的定义“情景分析”是一个岗位通过某个人或引入专业公司来对整个市场进行充分调研,以发现该区域内最适合中行的客户。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这个岗位的要求类似地方发改委的主任。”刘晓中表示。

      通过这样的模式,中行“信贷工厂”开始深入农村。

      在江苏,中行苏州分行开发了“农贷通”产品。据悉,该产品首次解决了集体资产抵押的确权难题,深化了基层农村金融服务,将资金输往80多个村镇集体经济组织。

      在山东,中行“苹果通宝”产品向当地31家苹果加工经销企业提供3.18亿元的授信支持,辐射400余家苹果加工上下游企业,盘活当地160万吨物流储藏能力与66万亩的苹果种植面积。

      在河南,“联保通”产品向当地6家奶牛养殖户提供1200万授信支持,解决了奶牛养殖户“有心无力”,企业“嗷嗷待哺”的困境。

      在黑龙江,通过批量化的运作模式对当地粮食生产加工企业进行集中的授信支持。截至2010年12月底,中行已为多家大米加工中小企业发放了约2亿元贷款,有力地促进了黑龙江省粮食加工行业的发展。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新闻:
    • 无相关新闻
    网页评论:【已有 位网友发表看法,点击发表评论】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