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紧缩的货币政策下,信贷扩张步伐开始放缓,银行不得不压缩对公司和个人贷款,如何提升净息差成为各家银行盈利的关键。实际上,从去年以来,银行就开始了从“以量补价”到“以价补量”转变。
2010年上市银行年报显示,受益于息差的上升,14家上市银行2010年净利润平均增长33%,其中光大、华夏、中信净利润增长超过50%。而各大机构都认为今年银行1季度息差和业绩增幅将超预期。
去年10月以来,加息和存款准备金率交替上调产生的叠加效应,在不断推高银行的议价能力。以房贷为例,2009年,全国多地的首套房贷款利率为85折,部分银行可以给到7折甚至更低,而今年以来,由于信贷额度不断收紧,首套房利率折扣已基本取消,不仅如此,多家银行上浮房贷利率10%-30%。
“目前中小企业贷款利率普遍上浮30%左右,对大企业来说,能够保证及时放款、给到基准利率就算很不错的了”,某股份制银行北京分行人士表示。
本报记者了解到,在信贷额度趋紧的背景下,住房按揭贷款成为首当其冲被压缩的业务,目前多个地区已出现贷款难、审批放款时间长的现象,甚至部分银行叫停了在成都、武汉等地的房贷业务。与此同时,各家银行纷纷转战中小企业贷款。尽管如此,在信贷额度空前紧张的背景下,中小企业业务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