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成都市多家商业银行了解到,在银根收紧的大背景下,银行的业务重心已经悄然发生了转变。
主动求变:房贷紧缩促使银行转型
银根紧缩,首当其冲受影响的便是房贷。房贷究竟有多难办?杨女士对此感触颇深。去年12月份买房的杨女士,其申请的贷款直到今年3月份才拿到。“我的贷款申请12月份的时候就通过了,但是因为银行没有额度,就只有等。没想到就一直等到3月份。”杨女士表示,“我还算好的,现在申请贷款更困难了。”
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的一位工作人员透露,今年以来,房贷放款闸门普遍收紧。“原来贷款申请不到半个月就能获批,现在一个月能批下来就算快的。”
根据目前成都市各大商业银行反馈的信息,房贷趋紧已是不争的事实。和2009年首套房可轻易拿到七折利率相比,如今的房贷,首套房动辄上浮利率10%,而且银行受信贷规模限制,即便购房者愿意支付高利息,也不一定能顺利从银行取得贷款。“随着监管政策趋严及房市调控受限,房贷业务受到了影响,我们现在正在调整个贷业务格局。”成都某中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副行长告诉记者。
激增近50% 短期消费性贷款一季度爆发
事实上,个人贷款正在变为一种普遍的金融消费行为。据相关网络调查结果显示,个人贷款民间需求极其旺盛,87%的网友明确表示有资金需求,除住房贷款之外,汽车贷款、旅游消费也极为强烈。
此前,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一直以收益高、不良率低等优势在银行个贷业务中有很高的占比。相关数据显示,国内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在个贷业务中的占比普遍在80%之上。车贷、个人消费贷、个人经营贷因占比较低,未能成为银行个贷业务的重心。然而,随着监管政策趋严及房市调控受限,房贷业务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由此,调整个贷业务格局就成为各家银行不约而同的战略选择。
根据央行的数据,今年一季度,以房贷为代表的中长期消费性贷款,几乎和去年持平。而以车贷,助学贷款等为代表的短期消费性贷款高达2.97万亿,相比2010年同期的2.0万亿,暴增48.5%。
争夺市场 多家银行发力信用卡分期
每天挤公交车是上班族们的噩梦,零利率、零首付、零手续费等银行吸引消费者汽车贷款的政策最近突然“踩刹车”:大多银行叫停了此项业务,而且不少消费者虽然申请了贷款,但等待放款的日期却被无限延长。想要买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又苦于存款离一辆车钱还差一大截,上班族们只能每月节俭着期待那一天能早点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