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频道 >>  要闻 >> 
  • 打印
  • 评论(0)
  • 字号:  
  • 收藏 点击:
  • 巧妙规避直投禁令 商业银行PE急行军

    2011-3-22 15:34:49  来源:证券日报  

      近期,东亚银行发行了一款人民币信托投资产品,并以该理财产品所募集资金受让由受托人成立的“中海聚发(5)—浦江之星31号-混沌一号集合信托计划”。东亚银行由此成为目前首度涉猎国内阳光私募市场的外资银行。

      实际上,之前就曾有外资银行私人银行部主管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该行将寻求与私募合作。继中资银行之后,外资银行也将视线投向私募领域。

      据记者了解,包括四大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等在内的十几家银行都已经通过不同方式开展私募业务。

      迂回“直投”

      在现有中国银行体制下,除了中国进出口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外,其他商业性银行还不能直接参与PE投资。《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不能直接投资企业股权。不过,国内商业银行已通过在境外设子公司、私人银行等渠道杀入PE领域。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建银国际资产管理2010年12月3日以IPO的方式退出十方控股,账面回报率达166%;建银国际财富管理从2006年至今以IPO及股权转让的方式退出PE10起,其中以IPO的方式退出7起,账面回报倍数最高为嘉寓股份,达6.5倍,其他如创生控股、匹克、山水集团回报率亦分别达到1.49,2.41,2.03倍,以股权转让的方式实现退出3起,其中回报率最高的是对中国智能交通的退出,账面汇报率为2.78倍。

      数据显示,工银国际亦在2010年十一期间通过IPO的方式成功退出创益太阳能及明阳风电,但是具体收益不详。

      “银行系PE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商行和投行之间的互动。”一位国内银行投行部门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据了解,银行开展PE业务一般采取迂回“直投”模式和间接模式。直投模式是银行通过境外子公司开展PE业务。目前,工行、建行、中行、农行、交行等都在香港设立了从事直投业务的子公司。

      而在这一模式下,近年来借道产业投资基金成为商业银行介入PE业务的便捷路径之一,各商业银行均积极通过在港子公司参股相关产业基金管理公司,据了解,基金的设立需经过国务院、发改委和银监会三部门的审批。

      2006年,中国银行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中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投资渤海基金管理公司,该管理公司注册资本金2亿人民币,中银国际持有48%的股权相对控股。2009年,工银国际与江西省政府合作设立鄱阳湖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为合资公司,由工银国际与江西省当地的投资公司各占50%,首期募集规模10-20亿人民币。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新闻:
    • 无相关新闻
    网页评论:【已有 位网友发表看法,点击发表评论】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