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评论(0)
  • 字号:  
  • 收藏 点击:
  • 保险代理人萎缩再拖保费增速后腿

    2011-4-25 11:22:34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   

      2010年,保险全行业代理人规模负增长,在各家保险公司采取加强培训、提高激励等措施下,人均产能小幅增长。然而,个人产能的提升毕竟存在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在此情况下,保险公司和行业分析师纷纷下调2011年度保费增速预期,进而保险公司的新业务价值增速也纷纷下调。

      广发证券预期,2011年中国人寿的新业务价值增速为12%、中国平安为15%、中国太保为20%。

      保险公司将之归罪于定价受限于监管规定,不能自由灵活地提高保险佣金费率,造成保险代理人收入缺乏吸引力。

      不过监管机构认为,代理人规模下降只是暂时现象,趋势如何、影响如何还有待观察,暂时没有调整相关政策的计划。

      代理人规模和佣金率的纠结

      数据显示,中国人寿2008年保险代理人有71.6万人,2009年达到77.7万人,同比增长8.52%;2010年为70.6万人,同比下降9.14%。中国平安2008年保险代理人约为35.6万人,2009年达到41.7万人,同比增长17.13%;2010年为45.3万人,同比增长8.63%。中国太保2008年保险代理人约为22.4万人,2009年达到26.0万人,同比增长16.07%;2010年为28.6万人,同比增长10%。

      代理人急待扩容

      代理人与保险公司之间是简单的劳务代理关系,公司通过支付佣金获取代理人的保费收入,即佣金制。

      然而,公司对代理人的出勤率、出单情况予以严格的考核,劳务代理关系不稳定,营销人员缺乏强烈的归属感。现行模式对目前300多万保险营销员的基本利益保障不充分。预计个险市场上代理人的脱落率高达60%以上,即新人的留存率不到40%这严重影响个险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和期交保单的继续率。

      中国人寿总裁万峰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代理人规模缩水并不只出现在国寿一家,全行业都有这样的问题。根据他掌握的数据,2010年,整个保险行业代理人规模缩减了15万人。

      保险代理人的收入缺乏吸引力是问题的根本所在。他指出,依据现行的保险产品定价机制,定价利率、生命表、费率三大决定保险产品特征的指标均被限定,导致保险产品雷同,保险代理人积极性难以提高。

      万峰呼吁,应该放开对代理人佣金的管制,使保险公司拥有自主调节保险代理人佣金的空间。万峰指出,15年前,受益于佣金制的激励,保险代理人的规模曾出现爆发式增长。然而,监管制度长期未变,由于通胀、其他行业人均收入上升等因素,保险代理人的收入越来越难以吸引新的从业者。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刚
    相关新闻:
    • 无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已有 1 位网友发表看法,点击发表评论】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