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发过这样一条微博,以力挺中国大妈的购金热。“自华尔街的一条传言,就可能将中国的投资者弄得疯疯癫癫。一些直通华尔街的消息社在中国大有市场,以快速的数据和新闻博得了诸多投资者的关注,但这也增加了华尔街对中国市场的情绪控制,达到了管理预期的目的。但在国际市场,往往对华尔街消息充耳不闻的人,才可能战胜华尔街。”
“中国大妈”是一个标志,就像“中国制造”一样,是这个时代的标志。最终“中国大妈”这个词会演变成投资失败、被国际大鳄愚弄的代名词,还是寓意那些逆袭获胜、颠覆时代投资理念的传统投资者。我更倾向于后者。
此次中国大妈采取的均价在1400美元/盎司下方的购金行为,定物超所值。但一旦进入市场,中国大妈还需认识到以下几个方面,才有可能高枕无忧。
一、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你不需要考虑能不能战胜华尔街的问题,更不要关注跳动在各大商场黄金价格显示屏上的数据,你只要拿出日常生活方面基本用不着的那些钱,悄悄的买几根金条,压在箱底或存在银行。然后把自己收拾得干净利落,去公园下下棋、散散步。
几年后可以做个对照,相比八方关注、四处打探,匆忙不堪的来炒股、炒楼、乱买基金、信托及银行理财产品的中国大妈,你的血压和心脏会好很多。
二、买其所值,卖其疯狂
黄金虽然是美国和欧洲主导定价,但有一点需要搞清楚,本轮自2001年开始的黄金价格的上涨伴随的正是中国黄市场的开放,中国黄金实体消费从2001年的不到200吨跃升到了去年的800吨,黄金价格也从2001年的不到90元/克上涨到了360远/克。很有意思的是,中国市场对黄金的实体消费量增长了四倍,黄金价格同样也增长了四倍。
十年来,中国货币的发行速度年增长率大概在16%左右,黄金价格十年来平均年涨幅17%左右,大体上也是相吻合的。
相比房价、股市、艺术品等市场产生过的疯狂举动,黄金依然保持着冷静的上涨速度,而且更多的时候是“进二退一”,何来疯狂?
未来几年,中国等对黄金的消费数字没有理由缩减。按照通胀数据来计算,目前的黄金价格远远低于三十年前的历史价格,郎咸平等认为这正是黄金没有吸引力的地方,而我恰恰认为这正是黄金价格潜力所在。买其所值。
三、满城空仓,何来被套?
中国跟欧美国家不能相提并论,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洗劫,中国黄金外流,使得欧、美地区黄金满仓,人均拥有黄金超过100克,而中国不仅是国家空仓,民众也无一丝储金。中国近十年来的黄金储备和消费增长相比经济发展来说,也仅仅是蜻蜓点水。美国人说黄金没有用,就像一个吃肉吃腻了的人,告诉一个贫穷不堪、节衣缩食者,肉一点都不好吃。
环顾四周,无数的年轻人依然在为了一枚黄金项链或戒指努力攒钱。
相比溢价非常高的名牌化妆品和皮包、豪车等,黄金依然便宜。
走进商场,谁不愿意在耀眼的金饰面前停留、顿足。
市场远远低估了黄金的吸引力,更低估了中国市场的需求潜力。
中国对黄金依然是满城空仓,国家需要储备、民间需要消费,满城空仓意味着牛市基础牢固,何来被套一说?
四、趋势决定未来,不必担心美国干预
美元对黄金的影响并不是简单的计价功能,而是美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对黄金期货价格的影响,这种影响取决于短期用杠杆效应直接卖出黄金,长期则表现为对黄金市场的“不看好”舆论影响。但任何实体市场的需求增长都会对长线价格带来影响,这种影响是趋势性的,并不受金融杠杆市场约束,否则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原油、黄金等价格就起不来了。
原油市场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美国为了刺激工业领域的复苏和保证一定的通胀水平,不可能让原油价格持续走高,在发动了几轮对原油的干预之后,原油价格的确一度从110美元上方滑落至80美元下方,但这种干预成本昂贵,市场影响力不可持续,原油很快反弹至90美元上方,并保持至今。
为了更具长线思路来压制原油市场的买盘,美国已经用各种渠道释放关于能源独立的消息,事实是到目前为止,美国在页岩油气等领域的开发还处在国家补贴、主导阶段,并不像新闻上看到的那么乐观。
美国没能把原油价格压制在70美元附近,其原因在于美国纵然能够掌控和影响原油的定价权,但无法左右原油市场真实的需求,中国还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对原油的需求增长年均10%以上,原油对外依存度高达60%。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中国的加入,此时的原油价格还能保持在90美元上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