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http://ask.ivideo.sina.com.cn/v_play_ipad.php?vid=183910291&tags=h5_jsplay&v.mp4[/video]
【伟大的历程】郑举选:武汉“摊王”的沉浮
本期导读:
他敢为人先、百折不挠,以敏锐的商业眼光和巨大勇气,推动个体经济获照经营和小商品市场开放搞活。1979年,在他的带动下,汉正街小商品市场拉开了全国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大幕,个体经营户发展壮大到3400余户,成为当时我国最大的创业群体。他也成为20世纪80年代汉正街最早的万元户和百万元户。从“两次入宫的盲侠”到“汉正街最早的万元户”郑举选历经了怎样的探索?《伟大的历程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第三篇春潮涌动第五集,独家对话改革先锋郑举选,再现汉正街的“商界传奇”。
嘉宾简介:
郑举选
郑举选, 1940年6月出生,湖北武汉人,湖北省武汉市汉正街市场商会名誉会长,武汉市华侨友谊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他敢为人先、百折不挠,以敏锐的商业眼光和巨大勇气,推动个体经济获照经营和小商品市场开放搞活。他也成为20世纪80年代汉正街最早的万元户和百万元户,创下当时汉正街销售额第一、纳税额第一、捐款第一、认购国库券第一,被誉为汉正街“商界传奇”。
正文实录:
103户发执照102户都发,就是我的执照他不发。就因为我是汉正街百货的垄断者,是武汉百货的总头,坐牢出来的,他不发执照,当时那个心情实在是那说不清那种滋味。
【解说】
1972年,刚刚在文革中因为是“小摊小贩”而抄家的郑举选被从“学习班”里放出来,为了养家糊口,他不得不重操旧业,再次摆摊做买卖。这次他卖起了冰棒。没想到,以前的“狐朋狗友”很快又找上门来。
郑举选:
就在我家巷子口上,把冰棒车子放在门口,都是些长板凳。我们都是八仙桌嘛,一个桌子四条板凳。我卖的地方就放一个长板凳,放一个短板凳。所以找我的人呢,就在我这里买一根冰棒就坐在我这个板凳上,坐着跟我谈心。你有没有鱼钩?有没有鱼线?有没有针啊?那就是我跟别人联系的一个点,他们要的东西我就要我的父亲或者要我的妈妈,就把我的东西用个冰棒盒子包到我冰棒车子里,跟别人这样成交。所以当时我这个生意做得不光是在武汉市,在湖北周边、在省外那可以说都晓得我。
【解说】
好景不长,因为仍然不改投机倒把的行为,而且影响力越来越大,郑举选的生意风险也在持续增加。偷偷摸摸做的鱼钩、鱼线等小商品,生意虽然经常被当地“打击经济犯罪办公室”的人清理,但他却从未想过改行,而且他也无行可改。
结果郑举选在汉正街的生意做了不到6年,就又一次被投进了监狱。
郑举选:
结果78的元月18号,就到我们这里来抄家,抄了我的家也抄我父亲的家,当时抄了四万多块的东西,我说四万多块现在算什么呢?当时四万多就吓人啊。
我是78年元月份进去的,78年的12月份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在(1979年)6月30号我在牢里才出来的,汉正街摊子都排得不少了,他把我这个名字取什么呢?武汉百货的总头子、汉正街百货的垄断者,给我取这样一个罪名,你看汉正街摆了这么多摊子,我还在牢里坐着的,我除了做买卖,我没有犯其它的法。
结果这个同行那个劝这个劝,你现在没得办法做别的,只有还是靠这一行了。你看不见,哪个忙的工厂要你,你也不行又没得特长,结果没得办法,一提到做生意,这是从心眼里我都不那个了。
但是没得办法要做,就这样又写个申请去办执照。谁那个写申请都批下来了,就103户发执照102户都发,就是我的执照他不发。就因为我是汉正街百货的垄断者,是武汉百货的总头子,坐牢出来的,他不发执照。当时那个心情,实在是那说不清那种滋味。
1982年的8月28号《人民日报》有个社论,《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经验值得重视》。这个文章我晓得,我们也去学过,这是一个风向标。这把全国的工商局长搞到汉正街开一个现场会,意味着全部都要动起来。
归纳一句总话,我今天必须要感谢改革开放,给我做个彻底的转变。不是改革开放我过的是什么,就是因为有这个改革开放,有这个政策改变了我的命运。
【解说】
郑举选是个传奇。他虽然视力不好,却被誉为武汉汉正街小商品一条街上的一代“盲侠”;他虽然因为做小买卖经历过抄家、入狱,却是武汉个体户中公认的“摊王”。几经沉浮,他神奇的从商经历和个人声望,让他成为了改革开放进程中最知名的个体户之一。
专题介绍: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四十个年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每年9.6%的平均速度飞速发展,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亿万中国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四十年风雨征程,有多少艰辛的探索、伟大的创造,有多少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