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31日讯 周三早盘,两市低开,盘初快速下探,随后军工、芯片、次新股崛起,带动股指回升,创指率先翻红,沪指冲击2600点遇阻下行,午间地产、金融股护盘,三大股指急速拉升翻红。午后,两市股指翻绿,随后持续下挫,尾盘跳水,深成指、创指双双跌逾1%。盘面上,市场人气低迷,赚钱效应较差,两市逾2800只个股下跌,接近70只个股跌停。题材方面,石油矿业开采板块活跃,地产股较为抗跌,消费股、科技股重挫。
消息面上,消息上,业绩爆雷持续上演,本周仅3天至少68公司预亏超1亿。近期业绩地雷频现,短期操作困难加大,还需谨慎观望。
巨丰投顾分析称,总体上,时至年末,年报预披露地雷频暴,个股杀伤力逐步加大,两市跌停板数量也开始增多,短期“风口”下不利于操作。不过,2440点以来的反弹趋势依旧,节奏也保持健康,市场结构性机会犹存。当然,鉴于短期业绩问题引发的个股杀跌,建议适当规避,待风险集中释放后再做定夺。此外,一旦节前指数出现继续的走低,可逢低考虑积极低吸。机会方面,继续坚守前期多次提及的金融、消费类底仓,同时对于“新基建”相关题材股轮番操作。
机构观点
周三市场震荡走低,由盘中观察,业绩爆雷事件还在上演,市场情绪虽然脱离了恐慌,但还没有明显修复,叠加节前效应,情绪回暖尚需时间;资金角度来讲,沪深港通再度呈现一定幅度资金净流入状态,为节前保驾护航,攻击力度不强。综合来看,截止1月31日业绩预告全部公布结束,周五或节后,市场情绪或有较大改善。因此,本周建议大家春节前可择机逢低布局好优质个股,等待节后进一步春季反弹攻势。(源达投顾)
本周已经过去大半,从三个交易日的表现来看,呈现的是持续回调走势;在回调的过程中,市场即使存在一定的赚钱效应,但是也非常分散。一是近期护盘的蓝筹品种呈现快速切换的节奏,不仅这种赚钱机会难以捕捉,同时对市场的护盘力度也会打较大的折扣;二是近期商誉减值造成的部分个股业绩巨亏,加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也是造成本周市场连续呈现调整的直接因素之一。短期来看,市场整体走势的趋势暂时未被破坏,仍以多头趋势为主,但是也处于临界点上,假如股指继续回踩,则目前的多头趋势就会被破坏,需要投资者做好判断。(天信投顾)
本轮反弹的主线一直是权重股在推升指数,题材虽略有表现,但持续性均不强,近期这种蓝筹与题材的分化更为严重,题材股集体杀跌,银行、保险、地产等高股息率个股集体上涨。当下这种情况可能与年报预案的披露有关,资金急切从一些绩差股撤离,进入主营业务明确,业绩有保障的蓝筹股。节前仍建议多看少动,等待回踩夯实后的做多机会。(巨景投顾)
A股市场重要新闻
泰合健康业绩预降八成多
资本降温 造车新势力比拼下半场
科创板规则体系突围A股市场化改革
苹果第一财季收入利润双降
科研人员再“减负” 拥有更大决策权
上市公司业绩爆雷需设防
多地酝酿新一轮文化旅游规划
国务院:加大民企和中小企业账款清欠力度
麦达数字6亿转型数字营销遇挫 4.5亿商誉减值吞噬上市11年利润
天润数娱业绩“变脸”预亏超2亿 收购标的连续两年业绩爽约
苹果中国区销售额同比下滑27% iPhone“依赖症”难解
华铭智能半年两筹重组提振业绩 标的三年扣非净利2.33亿承诺难期
科创板亮相 五方面完善基础制度
上交所:科创板设置五套差异化上市指标
商誉“虚胖”痼疾需从源头施治
保险机构看好TMT等三板块投资机会
券商股票质押业务料仍边际收缩
近2600家公司预披露全年业绩 五成预喜扎堆五行业四家或退市
量变到质变 燃料电池产业将跨入高速成长期
驱动逻辑不变 三主线关注军工股机遇
外围市场
截至发稿时
指数名称 最新价 涨跌额 涨跌幅
恒生指数 27642.85 111.17 0.40%
日经225指数 20740.50 183.96 0.89%
韩国指数 2211.72 5.52 0.25%
澳大利亚指数 5954.90 3.70 0.06%
道琼斯平均 25014.86 434.90 1.77%
标普500 2681.05 41.05 1.55%
纳斯达克综合 7183.08 154.79 2.20%
德国DAX指数 11181.66 -37.17 -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