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应急中心发布安全态势报告:虚假、仿冒移动应用成网络诈骗新渠道

2019-04-17 10:53:21  来源: 中华网  编辑:zgjrzk  

  本报北京4月16日电 (李斐然、喻思南)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16日发布的《2018年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综述》(以下简称《综述》)显示,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增加较快,威胁网民的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

  数据显示,我国移动互联网网民数量突破8.17亿,金融服务、交通出行、支付业务等逐渐向移动互联网平台迁移。《综述》显示,2018年通过自主捕获和厂商交换获得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数量283万余个,同比增长11.7%,连续多年保持较高增长。统计恶意程序的行为,排名前三名的为流氓行为类、资费消耗类和信息窃取类。

  《综述》显示,2018年通过移动应用实施网络诈骗的事件尤为突出,如大量虚假的贷款类APP没有真实贷款业务,被诈骗分子用来骗取用户的隐私信息和钱财。此外,具有与正版软件相似图标或名字的仿冒APP数量呈上升趋势,它们通过蹭热点传播,诱惑用户下载并安装,不仅会造成用户通讯录和短信内容等个人隐私信息泄露,还有恶意扣费的隐患。

  传统的网络攻击和风险正向物联网和智能设备蔓延,数据泄露风险增加。统计显示,2018年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收录智能设备安全漏洞2244个,同比增长8.0%。这些安全漏洞主要涉及家用路由器、网络摄像头等设备。此外,云平台也成为网络攻击新的重灾区。


中华网
中国金融智库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投稿启示 - 法律声明 - 免责条款 - 隐私保护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http://www.zgjrzk.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2005133号
版权所有:中国金融智库 sitemap
中国金融智库法律顾问:海勤律师事务所 王勇 合伙人 律师
中国金融智库 电话:8610-56225227/28/29/30 传真:010-5101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