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探索建立标准统一的地方金融监管细则

2019-04-17 11:04:14  来源: 澎湃新闻  编辑:zgjrzk  

  4月10日上午,上海市政府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上海)情况通报会。

  上海金融业如何更好地扩大对外开放,成为大家关注的一个热点。

  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做出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决定。11月,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又要求进一步加大扩大开放推进力度,并交给了上海三项新的重大任务。上海第一时间召开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主动担当,做深做透改革开放大文章,勇当改革开放排头兵。对标国家部署,对标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对标提升上海金融服务能级,上海研究形成了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先行先试的系列举措,推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

  上海是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一直以来,上海都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和金融业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全国第一家外资银行、第一家外资保险公司都是在上海设立。特别是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以来,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成为推动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先行先试区”和“压力测试地”。如,2015年,马来西亚联昌银行上海分行率先获得人民币业务资格,突破了外资银行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须满足最低开业时间的原有规定。2016年,根据“CEPA补充协议十”框架,申港证券、华菁证券先后成立,并在业务范围方面获得了多牌照经营优势。2017年,原市金融办联合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共同发布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负面清单指引(2017年版)》,进一步梳理了金融领域有关外资准入的规定,增强了对外开放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为我国金融业进一步扩大开放进行了有益探索。与此同时,相继推出熊猫债、黄金国际板、“沪港通”、“债券通”等,极大地拓展了外资参与中国金融市场的范围和渠道,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认可度和影响力不断增强。2018年,经过多年筹备,原油期货正式上线。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

  目前,外资金融机构已经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8年末,上海拥有各类持牌金融机构1605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占比近30%,外资法人银行、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外资保险公司均占国内一半左右。

  全方位推动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先行先试

  扩大对外开放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于国内外形势变化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上海按照中央要求,全方位推动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先行先试。

  一是以政策为引领统筹推进开放项目落地。结合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实际,将推进金融机构、金融业务开放和上海金融市场建设、自贸试验区改革联动起来,上海形成了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六个方面32条具体措施,并纳入《上海市贯彻落实国家进一步扩大开放重大举措 加快建立开放性经济新体制行动方案》中。上海自贸试验区(浦东新区)和黄浦区先后出台了扩大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25条和“外滩外资金融12条”。上海有关部门会同在沪金融管理部门建立工作机制和工作专班,以项目化方式统筹推进落实。去年以来,在兼顾行业类别、开放内容以及国别地区的基础上,筛选形成了三批31个对外开放先行先试项目,推荐给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目前,已有17个项目落地。比如,德国安联集团独资设立、注册资本达到100亿元人民币的安联(中国)保险集团,美国摩根大通持股51%的摩根大通证券,日本野村株式会社持股51%的野村东方国际证券,以及英国韦莱保险经纪公司获批扩大经营范围等。这些项目的落地,不仅亮明了我国坚定不移推动改革开放的决心和勇气,也进一步表明上海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得到了外资机构的充分认可。

  二是以开放助力上海金融市场建设。原油期货经过一年的运行,逐渐受到国际投资者认可,境外投资者开户数达到90个。截至4月8日,累计成交量达到3785.2万手,成交金额17.7万亿元,交易量超过迪拜商品交易所成为亚洲最大、全球第三的原油期货市场。“沪港通”每日额度扩大四倍。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额度提高至50亿美元,吸引法国巴黎银行、瑞士信贷集团等23家国际知名机构参与试点。大力推动“熊猫债”发行,去年以来先后有菲律宾、阿联酋、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机构来沪发行“熊猫债”。截至2018年末,“熊猫债”累计发行达到3000亿元,较2017年底增长50%。研究推出“一带一路”债券试点,吸引沿线主权机构、国际组织、企业等来沪发行,截至2018年末发行额达到153亿元。中国进出口银行在沪设立“一带一路”金融研究院,推动融资与融智并举。上海国际交易所交流合作中心成立,“一带一路”交易所联合会设立相关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国际再保险平台二期上线,未来一批境外再保险公司将参与其中。

  三是积极打造有利于开放创新的金融发展环境。高质量的金融发展更加需要优质的金融营商环境。去年,经中央深改委同意,在全国率先设立金融法院,上海金融法治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对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主动补足短板,印发《关于提升金融信贷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推动提升金融信贷服务可获得性和便捷性。成功举办 “第十届陆家嘴论坛(2018)” “第四届上海-新加坡金融论坛”等,陆家嘴论坛已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性高端对话平台。做好海外宣传推介,先后与德国、美国、日本、荷兰、匈牙利、比利时等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金融中心进行交流,进一步扩大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全球关注度和国际影响力。

  未来可期,全面优化金融发展营商环境

  开放是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助力,也是上海增强全球金融资源配置功能的推力。下一步,上海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在首届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和考察上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担当,进一步抢抓机遇,全力落实好三项新的重大任务,不断提升上海金融业的开放度和开放水平。

  一是全面深化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先行先试。今年博鳌亚洲论坛期间,李克强总理表示将持续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明确了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开放的若干考虑。根据最新形势,我们将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金融业对外开放举措在上海先行先试,在外资规模、股东类型、经营年限、持股比例等方面放宽市场准入,以及拓展外资金融机构经营范围等。近期,我们争取在去年推荐三批开放项目的基础上,再向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推荐第四批项目。

  二是全面落实好三项新的重大任务。高标准谋划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建设,充分发挥新片区境内关外优势,进一步畅通跨境资金自由流动,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实体经济需要、遵循国际规则提供金融服务,打造多元化、国际化的跨境金融服务载体。配合证监会和上交所全力做好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工作,争取早日落地。通过科创板的推出和资本市场改革创新,推动金融与科技的深层次融合,提高科技转化率,催生一批标志性的本土科技巨头,推动上海金融市场成为全球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的风向标和承载地。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为突破口,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汇聚全球金融资源,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集聚全球知名资产管理机构和各类总部型、功能性金融机构,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是全面优化金融发展营商环境。大力推进金融法治建设,研究起草《上海市地方金融条例》,探索建立标准统一的地方金融监管细则。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推动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与公共信用信息等平台探索建立合作渠道。进一步完善金融人才政策,集聚国内外高水平金融人才,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加强金融高端智库建设。切实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安全、稳定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澎湃新闻

中国金融智库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投稿启示 - 法律声明 - 免责条款 - 隐私保护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http://www.zgjrzk.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2005133号
版权所有:中国金融智库 sitemap
中国金融智库法律顾问:海勤律师事务所 王勇 合伙人 律师
中国金融智库 电话:8610-56225227/28/29/30 传真:010-5101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