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这两天,一架直升飞机吊摔一汽奔腾X40的视频和图片在汽车媒体圈被刷爆,现场的震撼更是让很多人当时有那么一声“WC,NB”,但"WC,NB”的短暂之后,一汽奔腾却迎来了大范围吐槽,有吐槽奔腾X40为了博人眼球恶意营销的、也有吐槽奔腾的营销看起来很新鲜最后却被打脸的,更有吐槽营销文案该被奖励,而安全设计部门应该被处罚的。
其实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从事汽车安全久一点的人能够看出来,虽然这次直升飞机吊摔奔腾X40彩棉够炫酷,还动用了直升机这种大家伙,也许一些汽车小白看来会感叹“好厉害呀”,但很多老司机能看出奔腾X40这款产品在安全方面还有待加强,比如安全设计和很多人说到的侧气帘等安全配置等等。
直升机吊摔奔腾X40,引发关注和围观
5月的中国汽车市场依旧沉闷,但各汽车品牌却动作不断,据统计,5月各汽车品牌累计上市新车超过40款,依然保持了超高的中国速度。但有的品牌出新车,有的品牌就搞品牌活动了。5月30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和一汽奔腾汽车联合做的试验项目:直升机吊摔奔腾X40,模拟高空翻滚,来验证考核产品车身结构安全。
这则品牌营销事件不仅引发了行业媒体关注,还引来了央视的报道,从火爆汽车媒体朋友圈来看,的确有些火候。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这次的试验项目具体过程:直升机用15米缆绳吊起奔腾X40,达到2米高,然后开始向前高速运动,在达到120km/h时,抛下汽车,模拟驾驶者高速从桥梁,悬崖,山坡等高处跌落翻滚,考核车身结构是否安全。
这起营销事件之后,也赢得了各方评论:有人说奔腾搞的噱头营销,就是吸引眼球,也有的提出质疑,说车子并未发动,发动机未点火,气囊不能弹出很正常,还有人质疑是不是卡扣了安全带,当然还有一些五花八门的其他说法,总体来说,这次事件的背后质疑声比点赞声更多,这也是值得整个中国汽车行业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直升机吊扔奔腾X40营销事件背后的思考
其实汽车安全一直是汽车行业最高的话题,毕竟只有在安全的前提下,我们才能参与到汽车相关的其他方面内容。作为车辆安全评价联盟(CSAL)的我们,一直在关注汽车安全、道路安全和儿童安全,我们也一直呼吁所有个人和组织重视汽车安全和道路安全,希望能引起每个人(道路交通参与者)的重视。
近几年,中国车企们也开始越来越注重汽车安全了。从C-NCAP到长城、吉利、长安、奇瑞、比亚迪等主流车企在安全话题上的引领,再到各种汽车安全联盟、汽车安全话题会议等等,我们更应该在汽车安全事件中思考。
反观这次直升机吊扔奔腾X40的汽车安全试验,网络上对于车辆落地翻滚后均未弹出侧气帘,侧气囊,主副驾驶气囊关注密度很大。通过官方我们了解到,本次奔腾主要是想通过该次试验验证奔腾X40的车身结构安全,但熟不知奔腾X40未弹出气囊,侧气帘,被网络和网民甚至大量汽车从业者吐槽,这应该是一汽奔腾没有想到的,也不是活动组织方的初衷。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那就是这次活动虽然是一次公开活动,但和2017年长城组织的中国品牌SUV首次公开最严翻滚试验、2016年的吉利帝豪GL垂直碰撞(号称“魔鬼碰撞”)的规模相比,还是差了些火候,从现场来看,参与的人员甚至媒体我们从活动画面来看,并不多。不知是组织方的活动经费短缺还是活动方本身对这样的事件信心不足。很多人甚至揣测,活动之前直升机吊扔奔腾X40的活动应该是做过彩排了。
活动方本想通过直升机吊扔奔腾X40模拟实验突出车辆车身结构安全性,最后衍变成吐槽车辆安全配置低的问题,正面宣传变成负面引导,这次试验营销的收获对活动方来说应该是收获甚微,也有人说是奔腾这次的试验营销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特叔认为这恰恰相反,至少奔腾呼吁人们关注汽车安全的出发点是好的。
既然说到试验,我们就要提提,激烈的高空高速落下后的碰撞翻滚,奔腾X40气囊、侧气帘未弹出,那很多人不禁会问到:这样的碰撞后奔腾X40都没弹出气囊、气帘,那如果有驾乘人员坐在里面,是不是真的发生类似事故后,最后就是个悲剧呢?
我们首先来看看汽车气囊弹出是需要哪些条件呢?其实限制条件很多,撞击点、角度、力度等触发条件、还有临界G值的设置等等因素,都会影响一辆车的气囊、气囊是否会弹出。但这次直升机高空吊摔奔腾X40的过程我们也提到了,时速120km/h从至少两米高处跌落、翻滚数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网上的视频,数数到底翻滚了多少圈)还长距离的翻滚,这也能说明气囊和气帘触发弹出的临界G值已经很高,但依然未弹出,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但有一个疑问点那就是,这次试验的奔腾X40车型到底是否配备了气囊和侧气帘,如果有这些安全配置,但这样的条件下气囊、气帘依然没弹开,那其中原因是什么,只有活动组织方来官方声明了。这至少从侧面反映出,奔腾X40的安全性方面有待提升。但细致点的人估计会去查询奔腾X40的产品配置表,查了之后,你会发现,以2019款产品为例,奔腾X40虽然全系标配了主副驾安全气囊,但侧气帘只有手动挡的顶配、自动挡的顶配和次顶配三款车才有配备。
但有一点还是要提的,那就是奔腾X40在被直升机吊扔后的翻滚过程中,棋车身结构保持了较完整,安全带也呈现出紧扣状态,车门并未打开,这也能证明在其在车身安全设计方面的确是不错,但侧气帘未弹出也是事实,很多人想不过去的就是,如果现实中真的发生了如此严重的交通事故,气囊、气帘都未弹出,其后果可想而知,没有气囊、气帘的保护,驾乘人员所受到的冲击伤害是不可想象的。
长城也做过多次类似试验,为何当时一片叫好
看到这次直升机吊摔奔腾X40翻滚试验,让特叔想到了之前长城做的中国品牌SUV首次公开最严翻滚试验,那次试验涉及到的车型是长城旗下业内有神车之称的全新哈弗H6,时间是2017年的10月,当时的翻滚试验活动主办方之一也是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那次此次翻滚试验是中汽中心结合中国实际道路情况,按照全新CATARC技术规范进行的首次公开试验。相比欧美相关测试其考核标准更严格,考核内容更全面,试验条件更符合中国道路环境。还有一点要提的是,那次的试验车是随机抽取的量产商品车,要知道那时是全新哈弗H6刚刚没上市多久。
记得当时在试验现场,全新哈弗H6被翻滚台车以49.8公里/小时的速度推动,随后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翻滚三圈半,和此次奔腾X40的翻滚圈数差不多。实验结束后据中汽中心工程师采集的车辆相关数据显示:全新哈弗H6车身结构保持完整,假人所有部位均未超出乘员舱,乘员头、颈等关键部位损伤概率均低于10%,受伤风险小并且事故后施救不受阻碍,全新哈弗H6能有效保护驾乘人员。
有着“国民神车”之称的哈弗H6,在当时的翻滚试验后,不管是在媒体圈还是网络里的网民和用户,都是叫好声一片,这还是主要得益于其过硬的产品实力,而其在安全方面也是相当下本。从市场和用户反馈来看,哈弗H6已经做到了SUV细分市场连续71个月销量冠军,其累计销量已经突破300万辆,是不折不扣的一款国民神车。很多网络上曝光的交通事故中,哈弗H6很多时候作为主角出现的时候,基本上是受伤最轻的一个,哪怕是遭遇大众神车甚至大卡车等,都能保持很高的安全性。
写在最后:
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车市开始进入寒冬期,进入2019年以来,这种情况依然没有好转,很多品牌也在使出浑身解数,来通过新车上市、新车试驾、品牌活动等各种形式来博取更多关注度。以一汽奔腾为例,过去的4月其整体销量为6587辆,环比下降3%。2019年前四个月其累计销量达35094辆。这其中奔腾T77、奔腾X40和奔腾R9为销量主力。奔腾T77前四个月累计销量达到16350辆,而奔腾X40和奔腾R9分别为2698辆和634辆。一提到奔腾。
一汽奔腾X40推出时,也成为一汽的销量支柱,甚至其月销量最高时都能超过万辆,但之后奔腾X40销量却逐步下滑,尤其是T77换标出世之后,奔腾X40的销量出现了断崖式下滑,甚至在今年1月份起销量还跌破千辆大关,最有600多辆。那为何奔腾X40出现了如此之大的反差呢?
个人认为一是奔腾X40这款车推出时时机不错,但随着国内小型SUV产品越来越多,紧凑型SUV市场价格不断下探,另外则是奔腾本身在营销上面就没有及时和持续性跟进,再加上奔腾T77的推出,也对其影响不小。还有一点原因是来自奔腾X40自身,在国内的知名质量投诉网站车质网中显示:因制动系统异响、发动机抖动、异响、无法启动、故障灯亮、变速器无法加速、车身附件及电器等问题频繁不断,在口碑方面也不是很能服人。
再说到本次直升机吊摔奔腾X40的安全试验问题,这次主办发的出发点想突出产品设计安全,但最后却因为产品或配置问题自身打脸。奔腾X40应该想想未来的出路在哪里了,毕竟车市寒冬已至,稍有不慎,就很难在市场上立足,而这次只是通过汽车安全的试验给它提的一个醒,如果未来在产品品质和安全方面不多下功夫,未来奔腾X40的路也许会更艰难。
备注: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了解更多资讯请下载易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