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快评:强反弹后五大市场关注点 两条主线参与反弹

2019-06-11 22:19:55  来源: 新浪网  编辑:zgjrzk  

  6月11日消息,A股、港股均在昨天反弹后今天继续反弹,特别是A股,大小盘均上涨、小盘反弹更强,今日成交量跳升至5600亿人民币。同时沪深港通北向资金继续昨天的大幅流入,今天继续净流入73亿元。中金就投资者关心的问题综合回答如下:

  1) 哪些因素在驱动反弹?我们认为市场出现反弹有如下几个主要推动因素,依据重要性程度依次排序如下:(1)稳增长政策再发力:昨天中央办公厅及相关单位发文,地方专项债募集资金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可以用作项目资本金,这对基建等领域有支持作用。同时从全球来看,美联储部分官员近期也发出了相对比较明确的宽松信号。与今年年初情形类似,中美两大经济体目前在政策上都在走向宽松;(2)同时金融监管机构近期连续采取动作及公开针对中小银行去杠杆方面的影响来表态安抚市场,使得这方面的担心暂时边际有所缓解;(3)沪深港通北上资金近日连续大幅净买入,也引发了较多关注。另外,根据我们与投资者沟通,投资者仓位相比此前已经有所回调,目前还有空间继续上调仓位。我们相信上述因素是支持近期市场反弹的主要因素。

  2) 反弹可能走多高?在基准情形之下,我们认为年内剩下的市场可能是“上有顶、下有底”的走势,短期反弹可能还有一定持续性。但也不能抱过高期望,市场整体可能处在“增长压力”与“政策发力”的权衡之中。与年初的那波反弹相比,目前市场估值更高,中国政策发力空间比年初可能会略小;尽管外围降息概率比年初更高,但增长下行也更确定。因此短期市场反弹的潜在空间可能大幅小于年初那波反弹的幅度。市场可能需要平衡一正一负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中国的政策可能会继续稳增长,仍有作用空间,外围政策环境也走向宽松。另一方面,在国内去杠杆政策之下,政策能多大程度上稳增长、增长压力能否彻底缓解可能在中期是仍需要关注的问题,全球来看增长下行也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不过必须得承认,短期市场的预测不确定较大,我们后续仍需不断跟踪多方面因素变化来更新我们的判断。

  3) 反弹选择哪些领域参与?我们认为有如下两条主线参与潜在的反弹:(1)政策直接作用,且此前预期较低、估值较低的板块或领域:基建相关个股无论在A股港股此前下跌较为充分,估值重新回到历史低位,仓位也较低,借着政策刺激,可能有可以操作的反弹空间;另外,像汽车类的板块,此前估值较低、低迷较长时间、仓位也较低,近期政策环境也在逐步改善,也值得关注。(2)符合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趋势的优质龙头,无论A股和港股,特别外资青睐的优质龙头,如A股食品饮料、家电、医药等领域龙头。尽管年初至今这些板块已经跑赢,但近期多少有些回调或滞涨,市场情绪改善、外资流入(6月下旬有个别指数纳入效应、8月份还有一批MSCI提高纳入因子效应),这些代表了中国有长线成长前景、最优秀的一批公司。对于潜在中小创板块反弹,我们预期可以择龙头股参与而非普遍行情。科创板潜在的推出、不少中小盘个股质地欠佳,这些因素可能使得中小市值个股的表现较为分化。

  4) 中期关注哪些因素?后续需要持续关注如下因素,来判断反弹持续时间与高度:(1)中国目前的增长压力有多大程度上被当前的稳增长政策所缓解;(2)后续是否有可能有更多的政策稳增长?(3)中小银行去杠杆的影响是否会限定在一定范围,抑或继续演化;(4)G20会议,等等。

  5) 海外资金流入持续性如何?波动不会小,但仍有可观净流入的空间。上周沪深港通北上资金一改前期的连续大幅流出,变成净流入,我们在本周周报及近几个交易日中连续提示要关注北上资金动向。昨天沪深港通北上资金净流入近80亿元,今天净流入超过70亿元。我们认为这背后的动力,一方面是部分外资对部分A股的中长线价值开始认可,另一方面也是国际范围资金的风险偏好在美国降息预期下有所改善,中国今天的稳增长政策显然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从板块上看,近期北上资金买入的主要集中在食品饮料、家电、银行/券商、医药等板块。我们估计尽管北上资金的波动可能不会小,但年内剩下的时间应该还有较大幅度的流入空间。我们维持此前的估计,年内可能仍有2000亿或以上的净流入空间。其中值得关注是6月24日,富时指数纳入A股的首批将开始生效(主动+被动约20-30亿美元资金),MSCI年内第二批提高A股纳入比例5个百分点将在8月份生效,第三批将在11月份生效。另外,沪深港通南向资金近期也持续净流入,今天也大幅净流入40亿元,近期买入的主要标的则集中在内地银行、券商保险、腾讯等板块及领域。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新浪网
中国金融智库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投稿启示 - 法律声明 - 免责条款 - 隐私保护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http://www.zgjrzk.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2005133号
版权所有:中国金融智库 sitemap
中国金融智库法律顾问:海勤律师事务所 王勇 合伙人 律师
中国金融智库 电话:8610-56225227/28/29/30 传真:010-5101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