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界网站
作者:楚乔
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贸易摩擦,出口下滑,苏州凉了,郑州凉了。
出口城市,出现“异类”,不跌反涨,时隔2年,重回全国前20!
据21世纪经济,中国城市GDP TOP20排行榜,东莞时隔两年重返前20!
逆势而动!异军突起!
两年前,东莞跌出前20;两年后,东莞回来了!
有对比,有鉴别,数据告诉你,东莞凭什么。
据东莞统计局数据,2019年上半年东莞GDP为4215.93亿元,同比增长6.9%,把烟台斩落马下。
比全国,2019年上半年全国GDP增速为6.3%;
比全省,2019年上半年全省GDP增速为6.5%;
东莞超全省,超全国!
中国电子有两强,广东有东莞,江苏有苏州。
苏州今年怎么样?
一个字,惨!
苏州今年上半年GDP增速仅为6.0%,比东莞足足低了0.9%。
进出口上,苏州上半年进出口总额增长为负2.1%;而东莞,进出口同比增长6.8%。
单看出口,苏州今年出口,对进出口的贡献率仅为1.8%,而东莞则为12.5%,是苏州的7倍!
东莞逆势而动,可不仅靠进出口,武器库里装的家伙还多着呢。
在东莞上半年亮眼数据的背后,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可谓功不可没。
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东莞高技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867.44亿元,同比大涨17.9%。
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速也是十分可观,以18.8%的增速,强势引领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总体增长率达到7.3%。而苏州上半年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速仅为1.0%,相差悬殊,高下立判。
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紧随其后,增速稳步回升。
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872亿元,同比增长15.7%,基础设施及制造业投资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基础设施完成投资205.98亿元,增长47.5%;制造业完成投资230.88亿元,增长18.8%,显示了制造业发展的充足后劲。
中美贸易剪不断,理还乱,东莞这匹黑马所以能够在乱世中突围,与它的产业链升级和国家对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的鼎力支持是密不可分的。
大湾区城市在GDP20强的榜单上遍地开花,GDP增速总体上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其中深圳和广州在上半年分别录得7.4%和7.1%的增速,广州的卫星城佛山也跻身排行榜第17位,实现GDP增速6.9%。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大湾区四兄弟一起发力,东莞比苏州幸福太多!
东莞的军功章上,有一个企业不可不书,这个企业叫华为!
8月9日,举世瞩目的华为“鸿蒙”自研操作系统发布会在哪开的?
不是别处,就在东莞,在松山湖。
发布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特别感谢东莞政府,其实反过来,东莞也应该感谢华为。
华为在东莞的布局始于2005年。
当时,东莞用低廉的土地成本吸引了华为等一大批行业头部企业的入驻,这些企业又发挥“领头羊”效应促进了东莞产业链的升级。
松山湖基地是华为在东莞的总部。
2018年7月,首批华为员工开始入住这座由建筑工程系毕业生任正非亲自参与规划、斥资100亿建造的欧洲风格的小镇。
目前已经约有一万多名员工进驻松山湖办公区,主要为华为的研究人员。未来可容纳约两万五千名员工。该区距离深圳坂田区的车程约为45分钟,班车四通八达。
华为的到来,让松山湖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2018年,松山湖规上工业增加值排名全市首位,连续三年工业增加值增速位居全市榜首。而华为在其上下游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占比高达56%。
作为仅有的两家千亿级企业,华为带给东莞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这种影响不仅仅限于其自身,更重要的是能够带来一条超大型的生态链,上下游供应商跟随华为的步伐纷纷在东莞积极布局以为华为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
目前,华为的供应商软通动力、软件服务商中软国际、易宝软件、华微明天等企业已经陆续入驻松山湖。对于这些业务来源依附于华为的企业来说,华为到哪里,他们就跟到哪里。
(图片东莞来自:视觉中国)
华为系、步步高系(OPPO、vivo)及其他行业明星巨头公司的“领头羊”效应带来的产业链迁移给东莞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人才资源,极大地促进了区域产业经济的繁荣。
在全球价值链逐渐升级的背景下,东莞从曾经的“世界工厂”、价值链的被动接受者,转型为主动参与者。在这个过程中,根植性更强、对地方财政贡献更大的民营企业得以加快成长高速崛起。
2019年,苏州和东莞,一个弱,一个强,差距到底在哪?东莞有华为?苏州有……
一个好汉三个帮,东莞重回前20,靠得不仅仅是自己,他背后,站着深圳,站着广州,站着整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