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险迎新规 助头部险企强者恒强

2019-11-13 08:09:09  来源: 新浪网  编辑:zgjrzk  

原标题:健康险迎新规 助头部险企强者恒强

备受市场关注的健康险管理办法几经修改、征求意见,终于出炉。

为进一步规范健康保险经营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银保监会近日发布了修订后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据记者了解,2017年,原保监会曾对拟修订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现行《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于2006年颁布实施,虽然对规范和推动健康保险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我国健康保险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

从外部环境看,我国经济社会有了长足发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全民医保体系基本建成,医疗技术和服务不断改进;从行业内部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个人税收优惠型健康保险全面推开,健康保险市场快速发展。

据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现实,今年前三季度,健康保险保费收入5677亿元,同比增长31%,占人身保险市场的22%,健康保险产品结构、服务内涵、保障人群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发挥功能和作用方面看,健康保险已成为国家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险业服务民生的重要领域。这些对健康保险制度建设和市场监管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为进一步强化监管,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保障的需求,对原《办法》进行了必要的修订。

明确长期医疗险可以费率调整

与现行《健康保险管理办法》相比,《办法》结合健康保险市场情况,提出了一些明确的要求。比如:完善健康保险的定义和业务分类,将医疗意外险纳入健康保险范畴;统一财产险和人身险公司健康保险的监管制度、经营规则和准备金评估标准;鼓励健康保险产品针对医疗新方法、新药品、新器械提供保障,支持医学进步,促进健康产业发展;引导保险业发挥社会责任,针对贫困人口给予倾斜支持,助力健康扶贫工作;明确长期医疗保险可以进行费率调整,应对疾病谱变化、医疗技术进步带来的医疗费用上涨,并支持健康保险产品结构向长期化方向发展等。

“长期可调费的保证续保产品形态与国际健康保险接轨,给经营长期健康保险的保险公司,提供了应对长期医疗通胀等赔付风险的制度保障。”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杨铮告诉记者,在发达保险市场,健康险尤其是医疗险是保险市场的重中之重。目前,中国健康保险市场的主体是疾病保险产品,其保费占比超65%。但是,从客户保障和需求而言,疾病保险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一次性给付保险金的特征一方面决定其相对医疗险而言缺乏保障性,另一方面也导致其保费高昂。与之相对的,医疗保险按实际支出的医疗费用承担保险责任,可以以相对低廉的价格提供高额的保障,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注也最需要的健康保险险种。然而,由于缺乏费率调整政策的明确支持,保险公司在设计开发医疗保险时,只能开发一年期或期限非常有限(如六年内)的医疗保险产品,用停售老产品升级新产品的模式应对未来的医疗通胀和医疗技术进步导致的医疗费用高企。这一点也是广大消费者对医疗保险产品最大的疑虑,他们担心保险公司随意停售保险产品导致其未来无法获得非常必要的医疗保障。因此,保险期限和保险费用的相互制约,成为了此前医疗保险产品发展的桎梏。

杨铮认为,《办法》从根本上解决了保险公司先前不敢尝试开发长期产品的问题,推动了健康险产品向多元化发展,解决短期险扎堆,同质化等问题。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续保权利,提供了灵活的长期健康保障,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医疗健康保障需求。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新健康保险管理办法,还新增了大量篇幅于健康管理服务和合作,进一步放开健康管理的比例限制,将健康管理费用在定价中的占比由10%提升到了20%。

“这将大大鼓励保险公司将健康保险产品与健康管理服务相结合,降低健康风险,减少疾病损失。”杨铮表示,从客户层面,可引导客户主动关注自身健康,让民众更健康。从行业层面,可降低健康险公司赔付风险。从社会层面,可提升社会整体健康水平,减轻公共医疗健康体系负担。其次,这也将鼓励保险公司提供更优质的就医、咨询等医疗辅助服务,构建完善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也能辅助医疗卫生管理部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医难等社会问题。

杨铮认为,健康管理服务放开比例限制,通过增加健康管理服务的占比,强化健康险产品保险与服务的综合特征,鼓励更多被保人参与健康管理,提前预防。未来将从“事后理赔”转向“事前预防”,体现“治未病”的理念。与此同时,如何对健康管理服务进行标准化或专业化的管理是行业共同努力的目标。比如,在健康管理健康促进方面,作为平安集团大医疗健康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安健康险已率先开启探索之路,HelloRun健康管理促进计划,鼓励受众运动以改善健康,在运动后给予一定奖励以提升受众积极性,从而形成“越运动、越健康、越奖励”的良性循环,协助客户建立长期健康行为。

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银保监会将继续推动健康保险更好地服务国家医改工作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一是做好《办法》的宣传工作,引导行业回归保障,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保障需求。二是完善健康保险相关制度。完善重大疾病定义、修订重疾发生率表,用足用好税优健康保险政策,研究制定保险业健康管理服务指引,鼓励保险业参与国家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等。三是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健康保险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健康保险持续稳健发展。

健康险市场竞争激烈 平安从队伍竞争走向全方位能力竞争

自2013年以来,我国健康险进入高增长阶段,增速呈现递增态势,占寿险保费比重也在不断增加。2014年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587.2亿元,同比增长41%,占人身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比例为12.2%;到2018年,我国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实现5448.1亿元,同比增长24%,占人身寿险原保费收入比例为20.0%。

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18年中国商业健康保险报告》显示,以2012年到2017年间保费收入五年复合增长率38%为依据计算,预计到2020年健康险市场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

从几家保险上市公司的健康险发展状况可见一斑。中银国际证券的研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以及新华保险健康险保费收入分别为546.9亿元、624.2亿元、277.2亿元以及 279.8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2.4%、29.8%、56.0%以及 25.9%,整体呈现稳定增长趋势。

不难发现,健康险在上市保险公司中占有愈发重要的位置。除续期保费拉动外,健康险等产品保费高速增长是推动上市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持续改善的重要原因。

中国平安三季报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中国平安坚持“保险姓保”的理念,主动调整产品结构,推动高价值高保障产品销售,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实现营运利润691.04亿元,同比增长30.5%。

不仅是健康险,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业务结构调整推进,也推动寿险市场健康发展。比如中国平安人寿的产品,经历过去一年的全面调整,更为丰富,更符合消费者需求,其中已完成升级的平安福,推出大小福星、金瑞人生等各类保险保障类产品,缴费期间和保险期间也较长,年金险提供了3年,5年,10年三种方案,而重疾险更多都是10年起步。

另外,今年前三季度,随着行业竞争加剧,部分同业公司转向规模导向;但平安坚持价值导向,今年在产品结构、业务节奏、队伍质量、组织架构均做了调整,从单一的队伍竞争走向全面的能力竞争,具体看:电网销渠道保持领先优势,带来增量;银保渠道整合带来高价值率保单;五大生态导流带来客户贡献;同时公司在优才队伍建设、服务能力、综合金融优势、投资能力、科技运用、品牌建设等方面均带来实质帮助。

从结果来看,可以说健康险或者寿险的结构调整,都直接有力地推动了平安的业绩增长。日前,中国平安披露的 2019年三季报数据显示,实现归母净利润1296亿元,同比大增63%,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319亿元,同比大增50%,皆超出市场预期。

随着中国平安逐步转型,产品结构也不断变化调整。在严监管和保险回归保障政策的持续推动下,以健康险为代表的风险保障型产品的保费收入不断攀升,并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趋势,将推动中国平安业绩持续向好,也推动平安从队伍竞争走向全方位的能力竞争,价值率继续提升。

据招商非银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对于中国平安,当前时点将估值切换至2020年水平,预期2019年/2020年EV增速21%/20%,当前股价89.8元对应公司2020年P/EV估值1.12X,目标估值1.4X,对应目标价112元,空间25%。


新浪网
中国金融智库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投稿启示 - 法律声明 - 免责条款 - 隐私保护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http://www.zgjrzk.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2005133号
版权所有:中国金融智库 sitemap
中国金融智库法律顾问:海勤律师事务所 王勇 合伙人 律师
中国金融智库 电话:8610-56225227/28/29/30 传真:010-5101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