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说疫情结束后会出现报复性消费?
不少人站出来说郎咸平说得对!
但是你得想想,到底什么是报复性消费?
对你我来讲,一次报复性消费,无非就是吃一顿肯德基,吃一次火锅。
想起火锅了
对我们个人来讲,相比疫情期间的几乎不消费,那肯定是报复性消费。
但是对于商家来讲,这叫报复性消费?
我看连两个月不营业的成本都赚不回来吧?
所以,不管消费指数结果如何,大众最终都会觉得郎咸平是“对”的。
还有很多人说起2003年的经济数据,但是大家别忘了,2003年什么时候啊?
而当时的中国呢?经济水平一般,刚刚加入WTO不久,工业供应链逐步建立中,城镇化水平还很低,更重要的是03年的非典感染人数远没有今天这么高,当初当时的交通系统也远没有现在这样便捷,不利于病毒传播。
摄于2003年深圳
如果从300年以后来看今天,对中国来说,可能就是持续两年的经济大萧条,相对完整的工业供应链体系,与全球经济无缝对接,大众炫耀式消费终结的那一年。
同时也是全球经济秩序相当不稳定的一年,我们一个个来说:
东非蝗虫灾害毫无疑问会让今年的埃塞尔比亚经济萎靡不振,伊朗国内越来越不稳定的政局不知道会不会影响油价,英国刚刚正式脱欧,欧盟出现越来越多的右翼上台,整个南美都因为一点点小事就能引发严重的社会大动荡,而美国正在分裂的国内群体中走向“去全球化”经济政策。
摄于2020年埃塞尔比亚
2020年,全世界都不太暖和。
这样的年份,可以参考各方面比较相似的1918年。
1918西班牙流感影响了美国?
1918年,一战刚刚结束,一辆载满复原军人的列车,穿过荒凉的美国堪萨斯州。车上一名士兵被检测出来得了流感,但是军医没太关注。
火车到站后,2000人被感染,300人死亡,700人被送往医院。
摄于1918年美国堪萨斯州方舱医院
实际上西班牙流感早就肆虐全世界,但因为一战爆发,各国对媒体严令禁止传播关于流感传播的消息。
为什么这次疫情被取名为西班牙流感呢?
是因为全世界只有西班牙一个中立国家在战争期间报道大肆传播的流感病毒,就连西班牙国王当时也患病了。
1918年的西方报纸
但其实,西班牙流感已经非常严重了,光在美国就有54万人被感染,当时美国总人口不到1亿人,相当于0.54%的美国人被感染。
1918年3月美国公开报道被发现确诊病例,同月在中国(上海、温州、广东最严重),5月在西班牙,6月在英国。
流感爆发时期的军人
战后统计的数据中,西班牙流感共造成全世界5000万人死亡,5亿人被感染。
其中30万墨西哥人、23万英国人、22万德国人、16万法国人、37万意大利人、17万西班牙人、45万苏联人、25万日本人、93万菲律宾人丧生。
西班牙流感疫情图
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Louis)对当时美国的报纸进行分析:
「煤矿运营公司报告 50% 的产量降低」
「大流行性感冒摧毁孟菲斯的工业」
「小石城商户称销售下降 40%。其他口径估测下降达 70%。」
「零售商店业销量被砍三分之一」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到,西班牙流感严重损伤了1918年美国经济,甚至美国中西部不少城市的电影院、歌舞厅停业一整年。
流感结束后美国消费增长了吗?
1920年,西班牙流感肆虐已经结束1年左右。美国经济还真突然就暴涨了!
上图表示:从1920年开始,美国工人工资增长持续到1929年,工业品比如汽车、飞机价格年年下降,大众消费品疯狂暴涨,全美城镇化率都在急速升高。
从下图得知:
轿车价格从1920年949美元,降至1923年606美元,降幅为36%
卡车价格从1919年1651美元,降至1923年753美元,降幅为54%
在1910年,大多数美国家庭都只能拥有收音机,但是到20年代中期,大多数美国家庭能够买一辆汽车。
摄于1920年代的纽约
并且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居民,传统的盎格鲁萨克逊人的清教伦理观念,转变成“努力奋斗,享受当下”的现代观念。
20年代也被称为“咆哮的20年代”,传统道德被抛弃,全社会都处于一片浮躁之中。
1920年代时期的美国妇女
1920年美国人口为1亿人,人均GDP约800美元,相当于一个当时的高水平发展中国家,但是在未来10年中,美国经济逐步超越了欧洲列强。
这样的美国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摆脱了西班牙流感的影响,经济水平重新高速发展,还促成制度创新。
那么当时的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1920年代的纽约
其实与西班牙流感没太大关系。
一战虽然死亡人数远远低于西班牙流感造成的人数,但是这场战争对美国的影响更大。
战争期间生产军需用品的工厂,在1920年转变为民用工厂,生产钢铁、生活用品。
当时的柯立志执行新的经济政策,提高美国关税,在国内实行自由贸易,保护国内工业,给美国带来了长达10年的繁荣。
另一方面,第二次工业革命更加彻底的在全美蔓延,汽车、飞机等等工业品大规模被生产出来,技术创新降低了大量商品的价格,也凭空生产出此前并不常见的商品。
福特汽车下线仪式
同时,经营管理制度方面的创新也开始普及,以福特为首的汽车工厂开始第一次应用流水线进行生产,大家看1940年代的卓别林黑白电影,有不少讽刺20年代工人失去自由的片段,实际上讲的就是流水线普及后给个人生活带来的冲突。
这些才是1920年代,美国大众消费暴涨的原因,而不是西班牙流感。
疫情会对中国促成什么变化?
通过对1918年西班牙流感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基本上可以猜测出2020年疫情对中方经济的影响。既不会摧毁中国经济,也不会令消费过于萧条。
1、消费观念趋于理性
疫情结束后,作为个人会考虑更多未来出现的风险,更多的钱会被用于储蓄或者积极的投资。
越来越多的人会奉行“把钱花在刀刃上”的观念。
2、亲密关系会被重新思考
每一次疫情大规模爆发,都会促使大多数人重新考虑亲密关系,开始重视人的价值,尊重情感。
美剧《风中女王》,16世纪法国宫廷生活
比如更极端一些的中世纪黑死病爆发后,贵族之间通过政治经济婚姻,是可以有情妇和情夫的,并且被官方允许。
中世纪欧洲贵族的婚姻是作为物质方面的合作关系,而情夫、情妇则是作为爱情的延伸,只要不涉及物质方面的纠纷,王后、国王的第三者被公开也不会被干涉。王后、国王可以各玩各的,但是私生子绝对不能继承贵族任何权益,也不可以染指贵族之间的任何财物。
3、企业风险更被重视
此前可能从未有公司考虑过经营发展竟然会受到疫情泛滥的影响,“黑天鹅”事件席卷了各行各业,让所有公司的运营者不得不考虑如何预防即将到来的风险。
这一次事件至少让我们意识到,任何一个我们没有考虑到的风险,一旦严重到个人无法掌控的地步,就会影响企业的发展,企业比我们想象的还有脆弱。
4、社会观念的变化
实际上,比起对经济的影响,大规模疫情对文化方面的影响更大。
过去,我们会不断的计划未来,但是现在,很多人出现严重的死亡恐惧。
如果明天,或者说根本没有明天会怎样?
电影《银翼杀手2049》截图
首先作为个人,会活在当下,有的人会更加理性,规划好每一天,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有的人会更加迷茫,及时行乐,过一天算一天。
作为艺术家、影视业,则会迎来更加深刻的思考,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电影行业不仅仅是浮于表面的形而上学,而是深刻的思考当下的生活。
最后,医疗方面的影响事情就不说了,是有关于完善医疗防疫方面的。
总之,这次疫情结束后,消费不太可能疯狂暴涨,大家顶多吃几次麻辣小龙虾,但全球性金融风暴极有可能席卷北美、中国和欧盟。
但是,如果中国工业4.0能够在几年后完成,那么一次更加猛烈的变化将席卷这个国家,从生活水平到社会观念,甚至于国家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