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上午,福建省晋江市公安局召开刑侦大队受国务院命名表彰21周年新闻发布会。
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
上半年19.9%刑案在6小时内破获
01
7月12日上午10时许,晋江市公安局接到报警称,西园街道一工地水管阀门、电缆线等被盗。经研判,民警于当天13时许在池店镇一家网吧将盗窃嫌疑人代某抓获,追回大部分赃物。
02
7月18日上午,青阳街道发生一起电动三轮车电池被盗案。民警通过延伸监控录像,迅速锁定嫌疑人。接报3个小时后,警方成功在西园街道抓获盗窃嫌疑人洪某。
如今,在晋江市公安局,6个小时内快速破案已然不是什么新鲜事。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局的刑事案件破案率达70.2%,高居全省榜首,其中19.9%的案件在6小时内破获,41.9%的案件在12小时内破获,68.3%的案件在24小时内破获,77.6%的案件在72小时内破获。
2019年8月,福建省公安厅召开学习推广新时代晋江刑警“背包”精神现场会,在全省推广打击刑事犯罪工作的“晋江模式”。
一年来,晋江市公安局以现场会为起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正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安全稳定的新要求,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带给群众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在今年新冠疫情期间,晋江市公安局成立31支党员突击队,552名党员民警深入抗疫一线,开展疫情防控和社会面治安管控等工作,破获涉疫刑事案件64起,抓获嫌疑人38人。
常态化刑事打击方面,截至今年7月,该局现行命案已连续9年保持100%侦破且没有留下一个命案在逃人员,“两抢”案件连续5年保持100%侦破,“八类”暴力案件连续3年保持100%侦破,接触类盗抢骗案件破案率达87.9%。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该局累计打掉5个黑社会性质组织、22个恶势力犯罪集团、14个恶势力犯罪集团,查封、冻结、扣押涉黑涉恶资产价值2.08亿元;该局连续两年扫黑除恶专项考评成绩位居泉州市第一。
在传统犯罪得到有力遏制的同时,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网络犯罪,日益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主要因素之一。电信诈骗犯罪给受害人带来巨额的财产损失,也为群众所痛恨。
晋江市公安局依托反诈骗中心、诈骗犯罪侦查大队,集中最强力量、采用最新手段向电信网络诈骗发起强烈攻势。截至去年,晋江市连续4年实现发案数、群众经济损失下降和破案数、刑拘数上升的“两降两升”目标,工作绩效位居泉州市第一。今年上半年,晋江市电信网络诈骗破案率达41.9%。
“背包住村”,群众受益。
237名民警住村,调解纠纷3079起。
2019年11月,该局在全市启动“背包住村”活动,旨在继承和发扬晋江公安“背包”精神。27个派出所237名副所长和社区民警“背包住村”,扎根到全市169个警务网格,“住村”民警带上生活包、工作包、数据包,做群众“贴身”守护人,为企业保驾护航,让“背包”精神在乡村社区落地生根,推动社会治安持续向好。
“林大爷,你一个人住要注意,要是有人打电话,说你电话欠费了、个人信息泄露了、涉及洗黑钱了,要将钱转账到安全帐户或指定账户的,这就是诈骗,赶快挂断电话,不要理睬。”7月15日晚,民警廖振根同池店镇赤塘村警民协作小分队的志愿者一同在村里开展防诈骗宣传。
今年上半年,廖振根所辖的赤塘村刑事案件仅发生3起,同比下降76.9%,这与该村成立警民协作小分队,全方位开展各项防范宣传密不可分。
诸如廖振根的“住村”故事不是个案。社区民警住村后,与村民零距离接触,能更加全面地掌握社情民意,对实有人口管理做到更加心中有数,更加便于开展治安防范和面对面宣传,更好地维护治安秩序、开展矛盾化解、隐患排查和刑事打击。
截至当前,住村民警共走访群众82912户,帮扶困难群众3016人次,化解各类纠纷3079起,防止民转刑案事件83起,灵源、东石两个派出所获评全省第一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今年上半年,晋江市刑事立案数同比下降14.4%。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历经发展的“背包”精神,内涵日益丰盈,是晋江公安人爱拼敢赢、顽强拼搏的精神特质和人生追求,必将激励一代又一代晋江公安人奋勇争先,不断从辉煌走向新的辉煌。
来源 | 泉州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