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郎咸平:为“骗局”站台后跌落神坛,被众人唾弃

2021-01-21 22:37:13  来源: 百家号  编辑:zgjrzk  

  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小窗幽记

  经历了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市场经济的已经渐渐成熟,人均可支配收入日益提高。经济制度的保障让自由市场变成了可能,股票、债券、基金等随之在市场中开始发芽。

  经济学是研究金融现象背后的经济规律和经济本质的学科,而不是教人如何赚钱的学科,对于一些投资建议仅仅是个人意见而已,很多人据此进行投资结果血本无归。

  我们所处的时代问题是对于和自己利益直接挂钩的专家盲目崇拜,与利益无关的则不闻不问。而有些危及到个人利益的专家即便曾经再高高在上,之后也会被贬得一文不值。如曾经被誉为中国良心经济学家的郎咸平,在为骗局站台后最终跌落神坛被众人唾骂。

  天才少年的求学之路

  曾几何时这位跌落神坛的经济学家也是一个天才少年。1974-1978年郎咸平就读于台湾东海大学经济系,之后在台湾大学经济研究所继续深造,于1980年获得台湾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而这些对于他而言还仅仅是辉煌的开始。

  在毕业服过兵役并且获得母亲的支持与信任之后,郎咸平赴美攻读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金融系。两年之后顺利通过答辩获得金融学硕士学位。两年取得硕士学位对于此时的少年来说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因为后面的经历更加让人惊叹。

  获得硕士学位后郎咸平并没有选择停止学习的道路,仅仅用时半年又完成博士论文的写作,之后又摘取了沃顿商学院博士的名号。对于一般人而言博士答辩至少需要三年,且失败率高达三分之二,半年完成这些的郎咸平无疑是一颗冉冉升起的学术新星。

  博士顺利毕业之后,郎咸平执教美国多家商学院,如沃顿商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等世界名校。并且还担任世界银行公司治理顾问。

  初入名利场

  多次辗转后选择担任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的助理教授,这所商学院的金融专业在全美排名第三。在四年之后获得了副教授的头衔加上终身职称,此刻的郎咸平的道路似乎已经被规划好,继续留美任教,出任教授,继续学术研究。可是郎咸平没有选择这条路。

  郎咸平回国之后在香港中文大学财务学讲座教授,凭借过硬的文凭和执教经历想在国内大学做学术可谓是探囊取物一般容易,也许是在大学任教的收益比起出现在公共视野里带来的收益不值一提,也许是醉心于名利,2004年他开始在上海电视台第一财经频道主持财经评论节目《财经郎评》。

  之后陆续主持了《郎咸平说》、《解码财商》等节目,由于独特的视角以及站在普通百姓的视角分析当前国内经济形势并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受到了观看者一致的好评,在舆论场被誉为"中国良心经济学家"。

  在做节目的同时郎咸平还出版了18本经济学通俗读物,凭借在电视媒体获得的强大影响力这些书本本畅销。2011年的作家富豪榜郎咸平以485万元的年度版税排名第九,一个经济学家写的书就能超越一干作家,可见其受众的庞大。

  郎咸平的火是特定年代的催生物,中国经济在2008年顺利度过经济危机后开始飞速发展,当时的环境并没有互联网,普通民众想要了解经济学这个高大的概念当然不可能去读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只能是依托于电视那小小的一方屏幕经过"专家"的分析之后去了解。

  郎咸平频繁在电视节目露面之后享受到了做研究时没有的鲜花与掌声,在这些虚名之间他迷失了,或者他本来就是为了钱才去研究经济学。

  如果依旧是在电视上露面评论经济,写书传递价值郎咸平本能安安稳稳地赚钱赚到手软,满足他的初衷,可是2015年发生了一件事,一件足以毁掉郎咸平之前积累的全部名声的恶性事件。

  终成"骗子专家"

  2011年一个名为"泛亚"的庞氏骗局悄悄在市场中生长起来。同年"泛亚"在交易所上市正式开始交易。在2015年被曝光前,"泛亚"在四年的时间一共骗取了22万名投资者将近400亿元人民币。

  四年的时间这个骗局一直肆意生长着,正在众人以为形势大好的时候却被落实确认为骗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之前为其"站台"宣传的郎咸平名声扫地。

  有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金融学博士学位的郎咸平不应该看不出这是一个典型的"旁氏骗局",但是依旧选择为其站台。其中能想到的合理的解释是"泛亚"给予的酬劳足够丰厚。

  这件事情之后郎咸平公开露面总会有接连的谩骂、指责,曾经将郎咸平奉若神明的群众终于认清了他。名声大噪紧接着名声扫地的意见领袖往往被骂的是最惨的,所谓爱之深,恨之切,曾经越是相信,现在就越是感觉被欺骗讨伐便更是激烈。

  郎咸平的"中国良心经济学家"这个称呼终于不再有人以正面评价的方式提起,再谈都是讽刺,终于这个大肆敛财的骗子被打倒在地。一个郎咸平倒下了,剩下的"郎咸平们"呢?

  学者的职责即是专心学术,追求利益固然没错,只为利益而忘掉良心不是一个合格的学者,甚至不是一个完整的"人",时代的旋律即是追名逐利,这样的背景无法改变,个人的想法也不易动摇,想要免于被骗还是需要多读书,而不是盲目听信一些"意见领袖"的看法。

  大众,一定要警惕媒介上面被广为流传及被大多数人所认同的观点,任何时候都保持理性,秉持批判性思维去看待周围的世界。

  互联网的兴起让沽名钓誉之辈越来越多,而且在互联网之中传播的成本趋近于零,其中信息自然是泥沙俱下,徜徉在这样的信息环境没有善于分辨的思维自然会捧出一些"大师"。


百家号
中国金融智库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投稿启示 - 法律声明 - 免责条款 - 隐私保护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http://www.zgjrzk.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2005133号
版权所有:中国金融智库 sitemap
中国金融智库法律顾问:海勤律师事务所 王勇 合伙人 律师
中国金融智库 电话:8610-56225227/28/29/30 传真:010-5101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