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倘若大家都不生二胎,50年后中国人口将会降至5.8亿人

2021-04-28 08:50:03  来源: 百家号  编辑:zgjrzk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人口总计只有4亿人,抱着“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多力量大”的思想,当时对各家各户的生育是没有限制的,而且生得多分到的土地就多,进一步促进了人口增长。

  结果到了80年年代的时候,总人口就暴涨到了10亿人,如果按照这个趋势下去,很快全国人口就要迈过20亿大关,届时所有中国人的生活水平都要大幅下降。因此在1982年时,计划生育政策开始正式实施,中国的人口增长率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根据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国已经开始迈入了老龄化社会,并且首次出现了人口负增长的现象。如果独生子女政策继续实施,中国人口结构将会失衡,致使老无所依,幼无所养,劳动力紧缺,危害整个国家的运作。

  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香港大学首席教授郎咸平就曾经说过,如果大家还不开始生育二胎,再过50年,中国人口将可能会跌破6亿,仅剩5.8亿。而这对中国生产力的破坏是巨大的。

  因此,在2016年的时候,国内就实行了“全面二孩”政策,鼓励年轻人多生二胎甚至于三胎,借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实现人口正增长、保持人口劳动力。但是二胎政策开始之后,似乎并没有取得很大成效。

  根据学者王广州的论文《中国人口发展的新形势与新变化研究》中对“二孩政策”实行之后的相关调查和研究,以2017年的数据为基础,其中一孩的生育率比2001年时低32%左右,而二孩的生育率比2001年时高18%左右。

  这意味着新时代年轻人对于生育并不积极,但是已经生下一孩的家庭,是愿意继续生养一个二孩的。而将一孩、二孩的总体数据进行对比,会发现2017年的生育率依然比2015年低,也就是说二孩政策在短时间内并没有起到显著的刺激生育率的作用。

  那么二孩政策在长时间内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根据哈尔滨金融学院程子涵等人的研究论文《全面二孩政策对中国人口的影响分析》,他们的研究团队将人口数量、生育率、老龄化程度、劳动人口占比、老人抚养比等参数纳入考量建立了一个数学预测模型,并且以二孩政策实施前和实施后作为一组对照,用以预测中国人口的发展和走向。

  根据他们的研究,中国人口在未来40多年的时间里,将会呈现一个平滑的抛物线的变化趋势。在“二孩政策”实施后,人口将会出现正增长的情况,并且到2029年的时候达到峰值,总人口约为14.5亿左右,但是在此之后人口又会快速回落,到2040年的时候跌回14亿的水平,并且继续呈现下降趋势。也就是说,二孩政策似乎治标不治本。

  这是因为人口理论跟国民观念出现了落差的原因。放开二孩政策并不一定就能够刺激生育。如果这个政策放在90年代,想必彼时的很多家庭都愿意,因为当时的生活成本比较低,而现在的生活成本却远非当年可比。

  一方面,现在的教育成本尤其之高,没有任何一个家庭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只能大力投入资金在教育成本之上。根据统计,一个家庭的收入了,超过三分之一全都花在了孩子的教育上,如果再生个2胎简直不堪设想。

  一方面,现在的结婚“成本”很高,近年来离婚率一直高居不下,年轻人对爱情和婚姻普遍没有信心。加上社会中很多人对彩礼、房子、车子的要求,让无数的年轻人望而却步,连恋爱都不太敢谈,何况结婚生子呢?

  另外,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教育程度的提高,也让年轻人更加注重自我的生活质量,想吃饭有外卖,想娱乐有网吧、酒吧、游乐园等等,完全可以做到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情况,因此很多年轻人都选择“独自美丽”,也就导致生育率始终无法上升的情况了。

  总而言之,中国人口增长率下降,逐渐迈入老龄化社会的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二孩政策的确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至少让那些想要生二孩的家庭生下了二孩,但终究还是要多管齐下,把生育成本压下来,让年轻人重新相信爱情和婚姻,才能真正提高我国的生育率,解决老龄化社会和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中国人口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牵涉到文化、思想、教育、社会、经济、政治等等领域,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够解决的。想要透析中国人口的相关问题,还是要看一些相对专业的书籍,比如这本《中国人太多了吗》,其中就有对中国人口方面的干货。

  这本《中国人太多了吗》从文化、经济、社会等等方面将中国人口问题进行解构分析,而后将所有的影响因素之间建立分析模型,最终得出部分结论。这整个过程当中,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到我国人口背后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隐患,了解相关问题的处理方式。而且还能学习到比较专业的分析方法、建构方法,这种科学的思维能够运用到很多领域上去,看完的话一定能让你受益良多。

  而且这本《中国人太多了吗》原价虽然要88元,但是现在我们为您争取到了一个极大的优惠,目前仅需48元。如果想要学到些东西又有能力的话,不妨入手看看,保证物超所值!


百家号
中国金融智库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投稿启示 - 法律声明 - 免责条款 - 隐私保护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http://www.zgjrzk.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2005133号
版权所有:中国金融智库 sitemap
中国金融智库法律顾问:海勤律师事务所 王勇 合伙人 律师
中国金融智库 电话:8610-56225227/28/29/30 传真:010-5101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