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查,万国公司现任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并非艾群策,自2008年4月万国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后,万国公司也从未授权艾群策代表该公司处理任何事务。”
4月7日,万国公司一位高管在电话中向记者证实,目前该公司董事长并非艾群策。
按照一般商业逻辑,不在一家公司处理任何事务,当然无法代表公司去偿还对外担保债务。但艾群策坚称他所控股的青岛万国持有万国公司70.4%的股份,是大股东,而且根据2010年10月29日万国公司临时股东代会的决议,他又被聘任为公司法律及战略投资部的部长。
不过,青岛万国早在2006年已被工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作为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艾群策持有的3520万股股票仍在股权托管中心。
对此,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一位律师告诉记者,母公司没有营业执照,但实体还在,不会影响子公司的运作或与子公司的股权关系。万国公司相关人士也向记者表示,公司目前主要业务是投行和投资业务,投资了几家公司准备买壳上市。
艾群策是上世纪90年代炒作内部股的股市红人,青岛万国就是其投资运作的一个重要载体。
当时的艾群策与潘玉环就有过交集。艾曾与万国公司的前身思登达股份公司(思登达集团持股70.4%)董事长的潘,合作运作“武汉中国光谷公司”的三板上市,后来不欢而散。
2002年在相关人士撮合下,二人再次合作运作武汉生物谷计划,艾群策以青岛万国出资1.4亿,接手思登达集团持有的思登达股份,改名万国生物谷公司。
银行角色
在这场事关银行的债务纠纷中,还有很多问题待解。
比如,青岛万国在被吊销执照后,如何保持万国公司大股东的合法地位,其持有万国公司的股权如何界定;再如,思登达集团在与万国公司已经没有股权和控制关系的情况下,如何在法定代表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运作相关文件让生物谷公司为其债务担保等等。这或许要留待艾群策与潘玉环这两个十多年的生意伙伴,进一步的关系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