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评论(0)
  • 字号:  
  • 收藏 点击:
  • 信用卡恶意透支突增 银行忐忑催生讨债公司登台

    2011-5-16 13:38:56  来源:理财周报  作者:   

      42岁的欧陨,透支了民生银行信用卡6万元未还,欠款雪球越滚越大,3年时间,偿还12万余元后仍欠银行7万余元。之后民生银行报案,欧陨因信用卡诈骗罪获刑2年,并被处罚金2万元。

      广州男子蔡沛榆分别以女友、朋友、同事名义开办几十张信用卡,透支57万多元,此案5月6日在广州市越秀区法院受审,择日宣判。分析称,根据相关法律蔡沛榆可能因此获刑10年。

      信用卡恶意透支问题再一次引发普遍关注,银行信用卡业务逐渐从“激进”转为“忐忑”。当初的信用卡推广公司不少也悄无声息地变为了信用卡催收公司,继续与银行亲密合作。

      银行为信用卡圈地运动买单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2009年12月15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透支数额超过1万,经银行催收两次,超过三个月仍未归还,即被认定为“恶意透支”, 将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另据了解,信用卡恶意透支还表现为多种类型,如频繁透支积少成多型、循环透支以卡养卡型、周转资金刷卡套现型、虚假交易刷卡套现型等。

      随着信用卡规模的不断攀升,不良欠款风险开始显现。央行1月31日发布的《2010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报告显示,2010年,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76.89亿元,同比下降0.1%,但信用卡坏账风险仍值得关注。

      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银行信用卡的“圈地运动”。近年来,各家商业银行竭尽全力扩大发卡规模,其中不少还将信用卡销售业务外包给一些公司,不但在审批环节极为松懈,有时还会用“办卡送礼品”的活动诱导客户办卡,但因为客户本身并没有使用信用卡的意愿,最终沦为从未激活的“死卡”。

      某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员告诉理财周报记者,国际上信用卡的盈利来自持卡人透支的高额利息,而国内银行目前在信用卡业务方面的收入很大一部分来源是商家的手续费,即顾客在POS机刷卡时,发卡银行、收单银行和银联会从商家处得到刷卡金额的返点,俗称“抽头”。银行在信用卡业务开展前期,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当用户达到一定规模时,才能开始盈利。

      照此说法,银行大规模发卡行为则不难理解。然而由信用卡业务带来的果实,不少银行还未来得及仔细品尝,就已陷入深深的忧虑当中。信用卡的坏账风险就是悬在信用卡中心业务部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每每想起,如芒刺在背。

      据北京市朝阳法院臧德胜法官介绍,北京地区信用卡诈骗案呈上升趋势,涉案银行范围较广,但民生银行、广发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较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shuanger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