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评论(0)
  • 字号:  
  • 收藏 点击:
  • 8600万张无效卡——信用卡市场热闹背后现尴尬

    2011-6-8 16:35:50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 戴磊  

      通常来说,信用卡的盈利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发挥其融资功能,赚取利差收益;另一种是持卡人在特约商户刷卡消费,银行收取商户手续费。不过,中国客户习惯在免息期内偿还欠款,麦肯锡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仅有14%的持卡者使用循环信用,这使得利差收入很难形成规模;商户回佣则需要先期投入并与商户分成,目前国内同样未成规模。

      就目前而言,尽管各行已经通过“跑马圈地”积累了一定的量,但信用卡市场距离形成质变还有相当距离。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此项业务尚难言“盈利”二字。

      虽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但红火的中国信用卡市场还是给银行带来了机遇。至第一季度末,国内信用卡授信总额达到了2.09万亿元,同比增长41.4%;期末应偿信贷总额4737.81亿元,同比增长90.6%。而在2010年,已有数家银行的应收账款余额增幅超过了100%。卡片使用率的快速提高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0)》也提到,2011年,信用卡产业正迎来加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相关的立法进程逐渐加快,信用卡业务集约化经营水平继续提高,科技应用程度水平将不断深化,信用卡与互联网的结合更为紧密,营销更加精准化,运营效率和营销效益得到改善,客户体验、服务品质、服务价值均将得到提升。

      虽然增速较上年同期小幅下降,但今年一季度信用卡累计发卡量同比增幅依然达到了25.7%,“跑马圈地”时代何时能彻底终结尚不得而知。不过,近期信用卡市场毕竟出现了上述积极变化。《蓝皮书》则预测,今年“信用卡产业发展将呈现出规模、质量和效益指标全面、均衡增长的新局面”——此局面能否适时到来,有待观察。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雅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