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评论(0)
  • 字号:  
  • 收藏 点击:
  • 信用卡催收乱相调查:催收外包是否合法

    2011-7-27 7:54:19  来源:21世纪网  作者:   

      本报此前报道的信用卡卡奴黄珺看守所死亡一事(见本报7月13日9版《夺命信用卡》及追踪报道),牵出了信用卡行业的种种乱象,催收作为信用卡业务中鲜为人知的一环隐现。

      截至2011年一季度末,全国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82.07亿元,较2010年第四季度增加5.18亿元,增长6.7%;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占期末应偿信贷总额的1.7%,与2010年第四季度持平。

      按国际惯例,逾期180天未还的信用卡贷款视为坏账。而国内,逾期半年的信贷总额占到一定比例后,银行的信用卡发卡也会受到限制。多数银行选择了自营加外包的催收方式,也有个别银行选择了完全自营。

      什么样的手段可以让欠款人还款?是舌灿兰花、以情动人还是威逼利诱?在催收环节中,银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又如何和催收公司合作?对此,记者近日进行了深入调查。

      电话催收员:每天250通电话

      薄女士月均追回欠款30万元以上,每天约拨打250通电话。“公司最高的记录是一个月收回了68万。”她说。

      据黄珺家人回忆,黄被抓后,她父母曾接到一位自称“广发银行委托律师”男性的电话,说黄珺在坐牢,并称自己叫“吴涛”(谐音)。“催收比较恶劣,有谩骂,恐吓。”黄珺姐姐回忆。春节刚过,也有人给黄珺老家打电话,说自己“姓吴”。

      截至发稿时,对于此案的催收细节,记者未从广发等银行获得有关信息。

      多位业内人士介绍,考虑到追缴的成本和效果,银行大多乐意与催收公司合作,同时保留本行的催收部门。2007年后催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也逐渐规范,但依然鱼龙混杂。

      “一般在90天内的呆坏账由银行客服部门催收,而大于90天的账款由催收公司催收。一家银行可能与几家,或十几家催收公司合作。”我爱卡网站董事长涂志云介绍,催收的手段主要包括短信、电话、登门和律师函。

      电话是催收公司的第一大工具。

      2008年6月至今,CBC(北京)信用管理有限公司(下称“CBC”)一位薄姓催收员从事信用卡催收已2年有余,此前其在高柏资本控股集团工作。这一天她如常一样打开电脑、点开客户资料,开始拨打电话。

      第一个电话没有人接,第二个显示空号,第三个被接起,但对方硬邦邦地一句“没有这个人”就挂了电话。

      不断地打电话、被拒绝和面对各种谎言是催收员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薄回忆,曾有一位选美公司总裁助理欠9000多元的信用卡账款两年多,每次给他家里打电话对方都说打错了,而且骂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shuanger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