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圈成为金融行业里面的危险朋友圈

2017-06-09 07:15:41  来源: 网络转载  编辑:zgjrzk  

近期,担保圈问题再次引起关注,2017年4月针对山东、辽宁等地出现的企业担保圈贷款风险事件,银监会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排查企业互联互保贷款风险隐患的通知》(下称“52号文”),要求各地银监局立即对企业担保圈贷款风险专项排查,摸清风险底数,并由当地政府牵头,多方参与,对风险进行统筹分类处置。银监会指示各地地方监管机构要特别重视铝和钢铁制造等行业的贷款担保,这两个行业是中国的两大产能过剩行业,它们都从国有银行体系获得了巨额低息贷款,并存在对新工厂过度投资的现象。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再到目前的环渤海三角经济带,担保圈问题不仅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而且与实体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的活跃度密切关联。由于担保圈会对债务问题产生扩大作用,在目前国内去杠杆、去产能的情况下,担保圈问题持续引起大家的关注。

  担保圈是当许多家企业由于相互担保或者连环担保的关系而联系到一起时构成的一个特殊的利益群体,这个利益群体就是一个担保圈。担保圈贷款盛行是我国经济金融领域的独有现象,而且是当前信贷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担保圈(担保链)是随着保证贷款的发展(担保圈贷款按照担保方式划分属于保证贷款中企业为企业保证贷款类型)而衍生出来的特殊利益形态,其纽带是企业群体间存在的互保或连环担保关系,形式上表现为闭合或链式的网络结构。担保圈贷款是一种什么类型的贷款?  担保圈贷款是企业之间的一种保证贷款,指由借款人或第三方依法提供担保而发放的贷款。保证贷款是指借款人不能足额提供抵押(质押)时,应有贷款人认可的第三方承担连带责任。保证贷款属于银行担保贷款的一种,其他的还有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所以担保圈贷款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担保贷款,确切来说是一种企业给企业提供债务偿还保证的担保贷款。  在保证贷款中,保证人是法人的,必须具有代为偿还全部贷款本息的能力,且在银行开立有存款账户。保证人为自然人的,必须有固定经济来源,具有足够代偿能力,并且在贷款银行存有一定数额的保证金;保证人与债权人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保证合同。保证贷款的担保人从理论上可以细分为四种类型:个人为企业担保贷款、个人为个人担保贷款、企业为企业担保贷款以及企业为个人担保贷款。还有专门的担保公司为企业或个人贷款提供担保,但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企业为企业贷款,约占整个保证贷款的90%以上。担保圈贷款和一般的贷款有什么区别?  一般贷款是由借款人承担债务责任的,但是担保圈贷款不仅借款人需要承担债务责任,担保企业也要承担或有负债,即当本担保企业违约的时候,担保企业连带承担信贷偿还责任。或有负债是指企业在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需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对外担保贷款就是企业中比较常见的或有负债,在被担保企业无力偿还贷款时,担保企业的或有债务就变为实有债务了。在担保圈贷款中,承担这样的或有负债需要与企业自身实力相匹配,否则,就意味着企业将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担保圈贷款为什么在信贷市场被广泛采用?  担保圈贷款(保证贷款)甚至一度视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利器,即使在担保圈风险不断出现的情况下,小微企业的担保圈贷款持续攀升,这是因为担保圈贷款本质上是一种信贷审批过程中的一种信用增进机制,促进信贷流通的效率,能帮助解决信贷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从经济角度来看,信用增进就是采取一定措施让个人或是企业的信用等级提高,以便在金融活动中能顺利筹取有效资金。从广义上理解,所有与信用风险的分散分担有关的金融服务都可以叫做信用增进。通常个人或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与其资产不够优质、信用不明有关,需要靠第三方机构提升自身信用品质,即需要信用增进。以个人常见的信用担保为例,某个人向银行或其他个人申请信用贷款,碰到了“钉子”,额度不够或者根本贷不出钱,这时它找到几个担保人,付给担保人一笔费用,让该担保人为其担保。当该借款人不能按期偿付银行贷款时,银行可要求担保人代为偿付。对银行或民间借出方而言,当看到原本不够合格的贷款个人、企业附加了担保,风险降低了,就乐意对其放款。信用增进机制广泛地应用到金融的很多领域。目前这种企业之间互相担保作为信用增进的融资模式也用到企业债券市场。此外,信用增进机制不仅仅只有企业担保圈贷款一种,信用违约互换(CDS)也是另外一种信用增进机制。担保圈贷款常常让人联想到上世纪90年代在全国爆发的企业“三角债”问题。  三角债(Triangle Debts)是人们对企业之间超过托收承付期或约定付款期应当付而未付的拖欠货款的俗称。企业之间采用赊销的方式,购买对方的原辅材料及产品等,因为种种原因,最终各企业之间形成了“三角”或“多角”的债权和债务关系。  上世纪90年代初,三角债突然成为中国、俄罗斯、东欧诸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障碍。在中国,“三角债”其实早在8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形成,1985年中央政府开始抽紧银根后,企业账户上“应收而未收款”与“应付而未付款”的额度就大幅度上升。到1991-1992年间,“三角债”的规模曾发展到占银行信贷总额三分之一的地步。“三角债”带来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由于拖欠,多数的国营企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都面临没有毛收入的问题,致使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因缺乏资金而难以扩展生产;巨额的未清偿的债务拖款使企业不能进一步向银行申请贷款;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陷入债务死扣之中,每一个企业既不愿意偿债,它的债权也无法得到清偿。此外,“三角债”还会造成经济信息的混乱。  担保圈贷款和三角债两者很相似,都有连环债务问题,债务清偿非常复杂,容易引起系统性风险,会让一些本身经营良好的企业突然面临破产的危机。但是两者又有着本质的不同,但是不同的是担保圈贷款是或有债务,而三角债是实有债务;三角债是企业之间的债务,本质上是一种商业应收赃款,而担保圈贷款则是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债务,是银行信贷的一种,由银行来负责收债。据悉,随着“三去一降一补”的推进,近期三角债的问题在国内某些地区又重新出现。如果企业三角债和担保圈交织在一起,情况就会更加复杂。转自:财新网,专栏作家 刘新海
网络转载
中国金融智库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投稿启示 - 法律声明 - 免责条款 - 隐私保护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http://www.zgjrzk.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2005133号
版权所有:中国金融智库 sitemap
中国金融智库法律顾问:海勤律师事务所 王勇 合伙人 律师
中国金融智库 电话:8610-56225227/28/29/30 传真:010-5101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