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评论(0)
  • 字号:  
  • 收藏 点击:
  • 邱冠华:正确认识平台贷风险

    2011-8-9 9:29:19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 邱冠华  

      自上而下测算表明,如果2.5%的拨贷比要求在2015年顺利达标,全行业可容忍平台贷款不良率上升的上限为7.7%。换言之,如果平台贷款不良率上升不超过7.7%,整个银行业将不需要多计提拨备,亦即银行的账面利润将不会受到实质性影响。

      所不同的是,原来实现2.5%拨贷比要求,主要是针对非平台类贷款计提;如今若平台贷款不良率上升,则改由针对平台贷款计提,只是拨备计提对象实现了结构性调整。体现在具体指标上,因为拨贷比=不良率×不良拨备覆盖率,原来计划“2.5%拨贷比=较低不良率×较高不良拨备覆盖率”,现在情况“2.5%拨贷比=较高不良率×较低不良拨备覆盖率”,较高不良率正是平台贷款不良率上升所致。

      自下而上使用同样的方法,分别测算16家上市银行对于平台贷款不良率的容忍程度,上市银行整体在2015年可容忍的平台贷款不良率上限为14%,比整个银行业要高出一倍左右。这主要是因为目前上市银行的资产质量(不良率)显著优于非上市银行。具体到各家上市银行,深发展、北京、宁波、建行、浦发对平台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较高,农行、民生、南京的容忍度相对较低,但仍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

      平台风险认识常见误区

      误区一:忽略平台自身现金流的偿还能力

      部分投资者在评价平台贷款的风险时,往往假设平台自身没有多少现金流,贷款本息偿还主要依赖政府。事实上,平台项目自身现金流对平台贷款本息的覆盖比例约在80%左右。

      误区二:将平台贷款的规模猜想式地放大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