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都是良心
拉的全是思想
何勇:《垃圾场》
意大利米兰Casa degli Omenoni。2017年11月25日
2017年12月31日晚上,除了深圳卫视直播的罗振宇的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浙江卫视携手喜马拉雅FM,举办了一场由马东、高晓松、张召忠、吴晓波等人作为主讲嘉宾的演讲晚会,名为“思想跨年”。与此同时,广东卫视则携手《财经郎眼》,邀请郎咸平、王福重、叶檀、胡润、李大霄、黄生、闫肖锋和琢磨先生等,参与另一场跨年演讲。
新华社的报道说:“与其说这是‘知识焦虑症’的集体表现,不如说是人人渴望改变升级、主动跳出舒适区的‘求知纪大爆发’。”满满的赞许和颂扬。
还有人认为,在这个小鲜肉老腊肉争奇斗艳的时代,思想跨年至少带来了不一样的玩法,在娱乐至死的木板上至少钉下了一颗实实在在的钉子。不一样倒是真的不一样,娱乐节目要想获得受众青睐,必须出新,必须不一样。至于是不是思想跨年就意味着反娱乐,就比娱乐更高级、更高尚,我看未必。
我拿着遥控器,在几个台之间换来换去。我承认,我是个浅薄的俗人,那些一本正经的知识和思想,那些振聋发聩的宏大叙事一点都不吸引我,在那个只想开开心心辞旧岁,欢欢喜喜迎新年的晚上,我还是更愿意把时间留给演员和歌手。起码,我不会在看歌舞的时候,还要假装自己在思考。
实际上,这次有更多的电视台跟风做思想跨年,主要是因为一年前深圳卫视首次直播罗振宇的跨年演讲,在一线卫视的劲歌热舞之外,竟然意外地取得了某种差异化的生存空间,甚至有传言说,深圳卫视的直播排在了各大卫视当晚收视率的第一名。这当然是个美丽的误会,但直播演讲确实给娱乐节目提供了某种新的思路,就像吃腻了大鱼大肉的人,偶尔想吃点清淡的,甚至纯素的,完全可以理解。因此,这种看上去高大上的演讲,似乎具有了新娱乐形态的某种内在和外在。
2016年12月31日四大卫视跨年晚会直播分钟收视率曲线(尼尔森)
罗振宇的第一次跨年演讲是2015年最后一天在北京水立方举办的,优酷进行了网上直播,反响应该说相当不错。不过,出身于传统电视台的罗振宇还是更看重来自传统电视台的认可,他曾坦言希望五年之后能够有省级卫视看中他的跨年演讲来做直播。结果,第二天深圳卫视就找上门来了,证明焦虑是种时代病,而且病患的症状比预想的要重。更多罗振宇解读:www.yangfenzi.com/tag/luozhenyu
希望让跨年演讲上星的罗振宇,和急于寻找“不一样”的破局点的深圳卫视,对于演讲直播这种颇具爆款潜质的电视娱乐形态的新玩法,可以说一拍即合。2016-2017年的跨年晚会,深圳卫视凭借出乎意料的另类打法收获了不少关注,以及之后的媒体跟进报道。
不过今年这一次的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索福瑞53城市收视数据显示,在2017年12月31日19:30-24:00自办节目收视率排名中,浙江卫视的“思想2018跨年”排名第16,深圳卫视的“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排名第27,广东卫视的“更好的明年2018广东卫视跨年演讲”排名第30。
跨年演讲电视直播即使不能持续火爆,后来者即使无法享受到深圳卫视那样的“第一次”红利,它仍不失为一种更便宜、更经济、更廉价的电视娱乐产品,给众多二线卫视指明了一条道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曾经出过不少万人空巷的演说家,比如曲啸、李燕杰、彭清一等,都属于走一路收获一路掌声和泪水的调情高手,这种娱乐形态还是有群众基础的。
其实,歌舞跨年也好,思想跨年也好,终究都是娱乐至死的一部分,非要探究一下后一种娱乐是否比前一种娱乐更高级,或者后一种娱乐反映的是“知识焦虑症”还是“求知纪大爆发”,恐怕没什么意义。娱乐就是娱乐,电视台通过娱乐来获得收视率,通过收视率来获得广告,明明白白,通俗易懂。发展到今天,甚至娱乐节目本身就是广告。
虽然这些思想跨年的直播收视率不算高,但电视台赚钱大概还是不成问题的。我顺便看了下我的朋友圈,收视率怎么样不好说,赚不赚钱也很难讲,对这些直播的直播率那是相当高,好像每个人都在那天的演讲现场。我的一位朋友说:“4个小时,全程无尿点。”不知道他说的是他自己,还是说演讲者。那年我在工体听崔健,也是憋了两个小时没舍得去厕所,我想,这就是娱乐的魅力。
直播之后,不少人为了抢流量、蹭热点,第一时间发布各种跨年演讲精华版、完整版、重磅直击、亲历总结、金句合集、幕后揭秘……然后,可能很快就不会有人再提起这些思想跨年,也不会有人记得他们讲过什么。王朔说,青春的岁月像条河,流着流着就成了浑汤儿,用思想包装的娱乐亦如是。但无论如何,你娱乐过,享受过,这就够了。
我期望,今年底会有20家卫视扎堆搞思想跨年演讲直播,这样中国的思想家就有了20个表演的舞台,用20个舞台来传播中国思想,很可能就制造了20个“中国式机会”。
在中国,很神奇的一件事情是,思想家都是生意人。
【文/keso(keso怎么看 微信号:kesoview)】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精选评论
eimit:向老年人推销保健品,向中青年推销新思想。梁朗然:做好思想综艺类节目的关键:“观众是不是得到了思想不重要,重要的是让观众认为自己得到了思想”。李晓岩:信息越繁杂的时代,人越焦虑。而充当思想家的生意人,就可从中牟利。这就好比以前的成功学横行书店,如今贩卖知识就成了另外一种成功学,各种音频、问答、公开课充斥网络,教人思考,从捷径处认识世界。这种学说更发散、更高尚……思想家靠自己的认知来赚钱无可厚非,但请不要一味迎合“客户”的认知缺陷,将其“工业化”。个性、自由的时代,不需要“批发商”。
闫国威: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是有知识的,越是看不起罗胖做的事儿,总觉得知识没办法速成,要自己一口一口的吃,要是别人嚼烂了,再对着喂你嘴里,就会感觉很恶心。我能理解,因为成年人(都是知识人)之间那样做确实恶心。但如我这般知识贫瘠者,面对不停变幻的世界,不从下口,跟嗷嗷待哺的婴儿没什么区别,所以反倒是容易支持罗胖,因为他至少告诉我们面对万千选择,应该去向何处。
金陵精灵:说的太好了。1、如果说第一年的演讲是新鲜劲,抛出了很多启迪人思考的想法,第二年的跨年演讲就像是各个耀眼独角兽公司的年终盘点。第三年跨年演讲则成为了世界终极大盘问,并美名其曰7个脑洞。2、新年交替的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有人用欢乐跨年,有人听知识报告的演讲跨年,有人平平淡淡的和家人跨年都是自己不同的选择。没有对错,不是只有听跨年演讲就高级多少。3、知识焦虑是肯定了,但愈演愈烈的知识浪潮和对于世界各种猜想的脑洞,就目前来看,也就只是看看的地步。
宫飞:现在的情况是:罗胖也怕别人说他是思想家,毕竟帽子戴高了,就不好意思成为生意人,但是都是混口饭吃,戴那破帽子干啥嘞?所以现在大家都争先恐后的说自己是俗人是生意人是买卖人是创业者……玩高雅的反而成了少数。思想传输这么玩,其实本质上还是思想娱乐化的体现,知识也在讨好网民讨好消费者,既然你“端着就无感”,不如我也“自降身份”跟你瞎几把娱乐呀……管他呢,先赚钱再说别的。
小学生:近来,发现自己好像有点问题,就是面对一大段内容的时候,当时听着(心里想),嗯~ 很有道理啊!说得很对啊!然后有种 左耳入右耳出的感觉,听完之后,总觉得很有顿悟、感触!可是,就是说不出来有什么顿悟和感触,再去回顾的时候好像什么也记不住了。依稀记得的几个感觉也很 模糊。整体上给自己的感觉就是:喝完鸡汤,却忘记了鸡汤是什么味道。或许是有好东西的把,可是关键自己脑子不吸收。
吴琪华:今年时间的朋友就是一场政治演讲+广告演讲,如果这段拿来总统还不错,但中国没有总统啊,我觉得是一塌糊涂,里面插播了各种得到以及罗辑思维的赞助商广告,还美其名说,就拿我们赞助商举个栗子,然后还得瑟什么用“得到APP”的直接面试,我看这是吹上天了。知识爆发时代,我还是很看好这些知识类产品,至少比老套的演艺节目强,不仅仅是跨年这一档节目,我觉得梁冬吴伯凡的《冬吴同学会》(以前叫冬吴相对论)就是一档不错还免费的节目,另外吴晓波的也不错,反正我现在觉得在罗振宇那里花的都是冤枉钱。另外再补充下,演艺的已经无法满足所有人需要了,我就比较喜欢直播平台的一些主播的跨年,不知道Po主调查过没有,一些直播平台主播的人气,跨年当天晚上是很高的,这些和观众的互动性更强,比如某平台,送个礼物,可以点歌,可以猜谜,可以互动抽奖等,年轻人中间人气非常之旺。
甘有:像我一类的人,有着充足的知识焦虑,但从小没有学会如何思考,步入社会被快节奏带跑。被李笑来,罗振宇洗过脑。没学会思考,但见到了很多似是而非的道理。如何变成一个有思考力的人,最捷径的是通过家教吧。那么问题来了:一个不会思考的大脑如何思考“如何思考”呢?
怡然:我很喜欢最后一句话,现在感觉所有的思想家都是为了赚钱才有了思想,最终会让人怀疑他们的想法是真的有道理,还是故意做噱头,或是迎合取悦大众;思想家值得尊重,但是一味盯着别人钱袋的思想家就不见得了。止文:罗振宇这人就是个打着知识幌子的商人,说白了,他还不如马云来得彻底,最起码人家马云的装是被逼的,他的装是主动的。我敢预言,三年之后,这个罗胖会像上个罗胖那样滚到不知道哪儿去了。我讨厌打着知识分子幌子卖东西的人,所以说话有点无情,请担待。
东拉河:以学者的身份,演讲的形式做的一次年终总结,颇有种当年语文课的味道,不同的是当年的老师会告诉你中心思想,今天台下做的都是有一定辨别力的受众,所以跨年演讲不告诉你结论,只一起分析事实。你可以说投机取巧,可当下纷杂的变化,又如何一言以蔽之?认真听讲的也罢,中间开小差的也罢,或者逃课的也好,十年二十年后,小有成绩能登高处的,既未必是当初课堂里的尖子生,也未必是坐在后排的狂霸子。对未来的焦虑最好的前提是走好当下的路,当然,你爹是李刚例外~PS:即使你有个过硬的背景,还是建议有个正常的三观,毕竟人生不是百米赛跑。
酷酷ki:万般皆为利,但希望每个普通人能不为“中国式”机会而看跨年演讲,不为写影评而看电影,不为晒朋友圈而去健身房……但如今好像我们也分不清何时为名利,何时是为真正的自己。集体焦虑,就像全班学生写抄报告,有一两个同学抄100页,其他同学就得被迫跟上,生怕落下,花了更大的力气,却从开始就脱离了事情本身,无奈,可还是得抄啊。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他的娱乐不是你的娱乐关于“娱乐至死”
“思想”讲座卖不掉,产品经理吴晓波及格吗?
TED、百度Bigtalk、腾讯WE 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思想盛宴?
清博研究院:为什么舆论聚光灯下的总是中产阶层?
黄晓明 张天爱 张静初 新世相..你的问题就在于读书不多而丢书太多
罗振宇、咪蒙、吴晓波、凤姐、黄生:绞杀中产精英的五大新宗教
吴晓波:对我影响最大的八句话,生命就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消费明星之死:网传乔任梁SM死亡,舆论猜测死因刷爆微博致瘫痪
雾满拦江:财富是一个人思考能力的产物,什么是正确的财富观?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