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区块链工程院李扬威:数字生命让人类升华

2018-07-10 22:25:44  来源: 网络转载  编辑:zgjrzk  

  “有了数字生命,我们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人类应有的使命上:寻求真理、爱和美。”

  OK区块链工程院CTO李扬威

  7月8日,由火星财经(微信:hxcj24h)、光谷创业咖啡、安徽鼎炫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线下交流活动“火星财经中国行合肥站”在合肥市白金汉爵大酒 店举办。OK区块链工程院CTO李扬威在会上发表了主题为“区块链大数据时代的隐私保护”的演讲。

  李扬威介绍了大数据的发展历史,从最初提出时和云计算的结合,然后通过O2O等互联网服务积累数据,与AI结合更好的计算利用数据、目前与区块链产生结合。李扬威认为区块链加大数据有四个好处:第一可以控制大数据成本;第二数据可以便捷交易,进行追溯。第三扩展区块链存储空间,第四,大数据可以解决区块链缺乏真实性的问题。

  李扬威展示了目前大数据泄露用户隐私带来的各种问题,提出区块链加可信执行环境TEE是解决AI大数据隐私和作恶问题的方法,就像大脑的理性和察觉/元认知监控能力可以约束调节感性行为。

  除了介绍大数据与区块链的结合,李扬威还重点分享了他对“数字生命”的思考,通过日积月累的迭代,技术在不断学习进化中,会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从而诞生“数字生命”,在处理语言和伦理时,形成和人类脑部结构相似的系统。

  但李扬威表示,人类不用为此感到恐惧。区块链+AI+大数据+可信计算带来的是对人类的释放,减少很多不得不做的事情,降低人类的生存焦虑,提高安全感。人类将有更多的时间去感受爱,追求想追求的东西,实现自我实现。

  以下为李扬威演讲全文: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区块链大数据时代的隐私保护”。今天主要介绍大数据,这个话题已经讲了十来年了,听着有点想睡觉。大数据最开始是在2008年和云计算一块提出来的,在2012年智能手机开始流行,随后O2O和大数据也随之兴起,手机被用来收集这些大数据信息。前两年AI开始流行,行业很多人在宣讲AI+大数据;到了去年和今年,区块链也开始火了,大数据又和区块链结合到了一起。

  为什么一直在说其他东西都在变,但大数据是永恒的?是因为数字经济时代到来了嘛。我们现在的大部分生活其实都发生在网上,不可能再回归到纯线下生活里,相应的证据是,数字经济在GDP的占比越来越高。1996年,数字经济的占比可能是零,但到了前年,已经到了三分之一。当我们大部分的生活都发生在互联网上时,就必然会产生大量数据、海量数据,这个量级的数据不是我们普通的一个小手机小电脑能解决的。所以对于大数据,不是我们主动想去研究它,而是我们被动的,必须要去研究它。

  我们来看看大数据和那些手机电脑上的普通数据有何不同。

  首先,量特别大。手机上的数据是GB级,我们平时定义的大数据是PB级,是GB的100万倍,需要100万台手机或电脑才能存下这么多的数据。其次,类型很多。大数据有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有的是文件。各种各样的东西都要存储,检索就特别麻烦。此外,大数据的单位价值还特别低,几B几T的数据拿过来根本没有用,必须要有海量的数据一起计算,才可能得到一些有效的信息。另外,大数据的速度要求还特别高,PB级的数据需要万级的计算机才能存下,但系统要求一秒内就要你反馈一个计算结果,简直太“变态”了。最后,要真实。你采集的大数据必须是真的,不能造假。要是假的,就一点价值都没有了。

  所以大数据是一个成本特别高、单位收益比较低的一个事情,但又必须要做。最后,我们找到了一个“神奇”的地方贵州。贵州目前是中国的大数据中心,苹果手机里的所有照片都存在贵州苹果的服务器里。为啥贵州会成为中国的大数据中心呢?这个决策来自于陈刚书记。据说当初陈书记做下这个决策时,所有人都不同意,认为贵州是一个经济相对并不发达的地方,不是北上广深,为什么要把这样高科技的东西放在哪里?陈刚书记当时列举了几个观点,首先是贵州的人力成本不高,所以运维成本也不会太高;其次,贵州虽然地处南方,但它都是山区,天气凉爽湿度大,有利于大数据服务器降温;最后一点是它虽然都是山区,但不是地震带,多少年都没发生过地震,服务器非常安全。所以最后就把大数据落户在贵州。现在做得非常好,每年大数据博览会都在贵州举办。现在陈刚书记在哪?在雄安当书记,做区块链。我觉得雄安未来在区块链一定大有可为,因为建设需要万亿级的资金,又不能印钱,所以只能贷款到时候还,那开发商,一级二级承包商,材料商之间层层盘剥欠账就很可怕,区块链做通证经济,通过大企业发给小企业Token,直接给小企业贷款而不是贷给大企业做分发,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记录都是公开透明可追溯的,就不好盘剥了。

  手机之类的设备每年会产生大量数据,不过大数据发展的脉络是存在不同阶段的。

  2008年大数据刚诞生时,和云计算连在一起,是为了提供基础支撑,让大数据有地方可以存。之后O2O和大数据能够结合,是因为可以解决真实性的问题,搜集的数据是真实的,它解决了数据的来源问题,GPS提供空间数据,摄像头提供视觉数据,话筒提供语音数据。再后来,AI和大数据结合在一起,是因为它解决了大数据计算的问题,如果按平时加减乘除进行计算,收集到的海量数据,可能算的很慢,算出来的结果也没什么用,但是AI可以让数据的处理变得更高效、更有用、更精确。最后大数据又和区块链联系到了一起。目前业界其实还没找到两个技术的结合点,对于现有的一些项目,我接触的一些投行人士都觉得是骗子。

  我对区块链加大数据的思考,第一个好处是成本的控制,大数据成本非常高,像前面嘉宾所说,购买的数据很贵,机器也很贵,区块链p2p网络原来就是给bt电驴做存储的;第二个好处是交易便捷,可以追溯。有了区块链,大数据资源就形成一个网络和交易市场,在市场里交易比过去的买卖大数据方便得多。然后,大数据能给区块链带来什么?它可以带来容量的扩展。区块链账本的容量非常小,但结合大数据以后,把数据索引放在链上,存储容量会变得很大,区块链平台需要数据的时候,去大数据的服务器上检索就可以。大数据加AI可以给区块链带来真实性,李笑来前几天的录音很多人都听过,为什么现在区块链界都是骗子?因为信息安全有很多属性。区块链不解决真实性的数据,只解决完整,不可篡改不可抵赖,但不能保证是真实的。真实要怎么保证?需要到线下去采集,区块链现在和线下没有关系,所以只有通过O2O把数据采集上,然后用AI进行判断,最后再放到区块链上。这样才可能是真实的。

  有了区块链以后,人人都可以当大数据服务商,每个人都可以提供这些数据。每个用户把自己手里的数据授权出去,还可以获得利益,不像现在所有的数据都被大公司免费收集。所以通过区块链,我们可以构造一个大数据市场,让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服务大数据。线下收集来的大数据的丰富性可以让区块链变得更真实有效,骗子会少很多。

  说了这么多区块链+大数据的好处,它有什么问题吗?我们看看信息安全的几个属性:完整性、不可抵赖性、可追溯性,这些都可以通过区块链解决。刚才我们也说了真实可用,可以通过大数据加AI来实现。

  但有一个问题它们都没有办法解决,那就是保密性,也就是用户隐私性。

  区块链本身就是一个公开、公正的数据库,所有人都能看见,它没办法保护我们的隐私,所以隐私保护就成为区块链+大数据最大的难题。 以去年的支付宝年度账单为例,如果你不取消这个默认同意的选项,用户所有在支付宝中数据都被阿里无偿、无条件地使用。在看到这个默认同意的选项时,我当时觉得阿里还算良心,毕竟和用户说了,大部分公司是不说的。

  最近大数据杀熟的事比较热,如果你是新来的,一张电影票19块9毛钱,如果你办了会员,14块9,可是如果你以前来过,嘿嘿,34块9,外加卖你一桶爆米花。

  前阵子Facebook泄密的事非常火,是一个叫剑桥数据的公司,这个CEO非常嚣张,他说乌克兰总统是他用大数据选上台的,英国脱欧是他用大数据脱的,另外他说在Facebook上收集了大量选情数据,分析后定向投放广告,帮助川普获得了胜利,更可怕的是他还是个俄罗斯人。

  他说只要收集68个Facebook的赞,就可以推测出这个人的肤色,性向,政治倾向,智力水平,宗教偏好,是否饮酒,吸毒,父母离异等一切信息。我们的数据都被这些大公司收集利用,影响整个社会,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这是目前大数据最被人诟病的地方。

  大数据加AI,事情将变得更加可怕。AI中有一个非常经典的问题叫“白人问题”。过去因为数据大都是白人收集的,所以对白人有偏好。同样一个智力水平,一个生长环境和水平的白人和黑人,AI在识别他们照片时,会认为白人是更好的,这明显干扰了公众认知。

  怎么办?一个是如何防止数据滥用,还有一个是如何保护用户隐私。有一个大家都能想到的办法,叫做远程计算,不给直接的数据,而是给到经过算法处理后的数据。这是一个比较常规的做法,但局限性也比较大,因为不能自己算。

  还有一些是密码学界比较常规的做法,一个是同态计算,你算了不知道算的是什么,返还给我,我解密了就知道。还有一个是多方计算。几个节点一起计算,然后将结果合并拼出来。不过这两种方法都很慢,非常消耗计算资源,不是一个高效的策略。

  我觉得最好的办法是可信计算,就是通过独立于CPU之外的一个硬件芯片监控整个计算机,然后在一个受认可的可信执行环境中运行,返回结果,就可以保证信息不被泄露。因为所有的环境都在控制之内,那个小芯片可以从数学上向外界证明这个系统就是你们要的那个系统,我没有泄露你们的隐私,没有做其他的事情。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觉得可信执行环境TEE,对AI/大数据与区块链的结合来说,是隐私保护的一根救命稻草。效率非常高,而且提供的功能也比较完备,可以追溯。所以我们可以在区块链和AI大数据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通过可信计算规定和监控AI大数据的行为,存到链上,链上的智能合约调用可信的AI大数据服务,就可以保护我们的隐私。

  目前TEE有什么问题呢?它还比较中心化,所有的证书都是大公司颁发的,intel,惠普,IBM等等。这就像小孩生下来没有名字,父母给起了名字。我们的一个工作是让这个证书系统变成一个点对点的系统,就像小孩后来有了自己的特征,特长,爱好,外号,慢慢就是他自己了。

  我就觉得整个数字世界的发展,就是从云计算到O2O、AR/VR、语音识别到AI,再到区块链,接着是接下来可能的可信计算,还有接下来要讲的avatar,就像一个婴儿从出生到成长的一个过程。首先是云计算,他是提供一个计算和存储的空间,就是大脑慢慢发育,脑细胞越来越多,大脑就可以算,可以存了。先有了物质,然后慢慢开始有精神。这个精神最开始是感官的,你像O2O更多是位置信息,AR/VR更多是视觉信息,这个时候也伴随着摄像头和显示屏的进化,iPhone的Retina就是这个时期诞生的,语音识别技术的进展也是这个时候,像siri,cortana,讯飞。小孩也是这样,你先要带他看整个世界,多接触多彩的,各种形状的东西,听各种语言、音乐,这样小孩的感官系统才能成长,如果在小时候就带小孩上培训班学奥数,不去探索世界,那小孩的感官脑区就没有素材,感官发育黄金期就过去了,小孩一生都会很笨,学习成绩和工作成绩很差。慢慢素材积累多了,就有了感性认知,范畴和行为,这就是AI的作用,你像儿童和AI训练都有这样一个过程,就是你给他看的图和事物多了以后,他就能用手给你指出来,哦,这个是狗,苹果是哪个一啊?对,那个是苹果。AI和小孩就是通过大量素材积累分类以后,对世界产生认知,和范畴的理解的。慢慢有了概念,就能产生理性,就有了语言和伦理,这就是区块链了。所谓语言是大家都知道都认可的。小孩之间互相经常呀呀呀,但是其实都不知道对方呀的是什么。只有大家有一套共同的规范一起遵守,这就是共识,也就是人类的规则,伦理,道德法律,然后说出来的东西对方能听到能记下,这才是语言。区块链里一个节点的记录是没有用的,只有大家都记,都认可了,才是有效的。

  有了理性和伦理,大家的信息还都是一样的,让这个信息有区隔,有边界的过程,我觉得这就是可信计算。为什么“我”的概念可以形成,因为它形成了一种边界、一种保护。我是有的隐私,有我的边界,他人不可以触碰。有了可信计算,就有了对自我的保护,自我的边界。小孩也是这样,幼年对自我概念,自我保护意识的形成非常重要,如果家长不重视,受到伤害了就是一辈子的事,需要告诉孩子,你有你的隐私,你的边界,别人是不可以碰的,你是可以拒绝的。如果你需要帮助,尽管来找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不会怪你,会保护你,好不好?这个父母对自己的关注和保护的形象慢慢内化,就形成了心理学上的察觉和元认知监控。就是在感性和理性之外,还有一个思想是抽离于他们之上,看着他们的,这个思想会观察自己,控制自己,保护自己,这就是心理健康的源泉,也是AI大数据加区块链,这个数字生命,保护自己的力量。 能保护自己了,就有了安全感,就会想去让自己成长,怎么成长,学嘛。一般小孩最方便的学习对象是父母,所以小孩在幼年时期,大脑有个区域是非常发达的,叫镜像神经元,他会学习环境中一切可以模仿的东西,你笑他也笑,你哭他也哭,他也不知道为啥。小孩之间互相学话,也经常会说,“学我的话,长不大”,如果学大人的话,大人有时候还会凶“不要学我说话!”可是他如果不学,他当初怎么能叫你爸爸妈妈咧。现在的语音助手都是学的嘛,你像Google Assistant,好多人可能看过,前阵子IO大会的时候,已经非常厉害了,预定理发,订餐,根本区别不出来他是机器。

  iPhone X的深度摄像头也是,大家有X的可以玩一下里面那个Animoji,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这些巨头早就看到了未来所以早就在布局。这就产生了“你”这个概念,就是我跟你是很亲的,我信任你,我们可以互相学习。然后他会帮你做很多事情比如订餐,定理发店,发朋友圈,回消息。所以不要觉得现在的以太猫以太狗很没用很傻叉,以后会厉害得让人惊讶,这就是avatar,抽离于我们肉身的另一个数字生命开始诞生了。

  最后到了独立阶段。他学你的样子,帮你做一些事情,然后会慢慢跟你不一样。可能会有自己的自主意识和自由意志,然后可能就不再听你的。所以独立阶段是一个矛盾统和的阶段,会统和自己对外界的各种模仿伪装,消化这些不一致,慢慢发展出更强大自我察觉和元认知监控。这样才能成长,变成一个心智成熟的生命。这个时候,孩子就大了,我们就管不了咯。不过我并不担心,他象棋下的比你好,围棋比你好,前阵子dota还打赢了国际顶尖电竞战队,可信计算区块链又保证了他不会做坏事,我们有什么资格事无巨细的控制他?

  我一直在思考元认知监控的脑区在哪儿的。以前脑科学界都觉得应该是在额叶,用理性控制感情嘛,可是我总觉得不对,理性控制感情是有问题的,会压抑情绪,心理学不是这么讲的。今天我查到了,非常骄傲,是我们国家的团队,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的研究组今年5月发现的。我们看理性就是加减乘除,在额叶系统就是在最前面;感性在大脑中后方那些边缘系统。元认知监控在哪?元认知监控在前扣带回上,它的位置正好是额叶和边缘系统中间,理性和感性的中间区域,是统合理性和感性的通道。

  这是不是有点像我们刚才所描述的可信计算是区块链和AI大数据的桥梁?一边是感性,一边是理性,中间负责监控统摄双方。扣带回除了有元认知监控,也有察觉功能,它的前半部分用来察觉身体疼痛,后半部分是用来察觉心灵创伤。我想做一个类比,现在好多人说区块链慢,类比下来其实就是额叶很慢。所有加减乘除的纯逻辑运算都是很慢的。AI大数据块为什么很快?因为它统合了大量信息,把这些信息做并行计算,并行计算以后,就给你输出一个很小的结果。所以不要觉得区块链慢,把需要快的事情交给AI大数据就好了。

  观察一下,其实人类大脑的大部分都是为了处理大数据,不是为了做串行的加减乘除逻辑运算,像人类的耳朵边的颞叶用于语音处理,语言识别,枕叶用来做视觉处理运算。所以我觉得以后AI大数据肯定会比现在发达得多,大部分信息都会是这里处理的,AI芯片,AI大数据市场将蓬勃发展成为信息处理的主体。

  所以,区块链+AI+大数据+可信计算这个数字生命能带来什么?它可以让我们更加信任机器,把权力放心地让渡给机器,可以减少很多不得不做的事情,提高人类的安全感,降低生存焦虑。人类将有更多的时间去感受爱,追求想追求的东西,实现马斯洛需求层级里最高的自我实现。

  数字生命是人类的延伸,可能会变成人类的baby,慢慢长大。但总的来说,它更多是解放了我们身体,让我们不用太去关心那些让我们感到焦虑的生存问题,比如说食物、医疗、养老,也不用干太多的枯燥无味的脏活苦活累活。有了数字生命,我们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人类应有的使命上:寻求真理、爱和美。

  谢谢大家!


网络转载
中国金融智库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投稿启示 - 法律声明 - 免责条款 - 隐私保护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http://www.zgjrzk.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2005133号
版权所有:中国金融智库 sitemap
中国金融智库法律顾问:海勤律师事务所 王勇 合伙人 律师
中国金融智库 电话:8610-56225227/28/29/30 传真:010-5101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