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骗局出现!瞄准中老年!这次,他们换了一种高级玩法......

2018-08-08 19:20:53  来源: 中金在线  编辑:zgjrzk  

  1

  骗子太多、韭菜都不够用了!

  现在的骗子,多了一种高级玩法知识付费、收智商税!而且他们的目标,正在瞄准老年群体!

  最近,有媒体爆出,一个叫做“免费微课”的学英语课程忽然席卷了老一辈儿的朋友圈。

  看看这“高大上”的噱头5天教你拼会所有的英语单词!那么,这么牛逼的课程究竟如何?这么厉害的老师到底是谁?

  怀着好奇的心情,有朋友潜入“内部”打探了具体情况,结果才发现,这个所谓的“知识付费”课程,其实是套路满满的骗局!

  要求你疯狂地转发课程

  和其他“裂变”套路一样,想要参加这个课程,你必须分享海报到朋友圈,不可以屏蔽好友,且不能秒删,截图发给学习助理检查之后才能进入学习群。

  这仅仅只是开始,进群之后,你必须每天转发海报到朋友圈“打卡”,如果不转发,就会被踢出群,失去免费学习的机会。

  高冷神秘的老师,拒不答疑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然而,在这个学习群里的老师,却只讲课拒不答疑!

  课程采用语音形式,事前并不发布任何关于“老师”信息的介绍,这位“谜一样的老师”只在上课时间进入群中发语音,但对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均不予回答。

  可怕的是,课程持续了5天,竟然没有一位同学质疑老师的资质,当有人鼓起勇气作出询问时,立刻被群主移出了群。

  尽管全程没有出现任何老师的信息,但细听群中的录音,竟然和喜马拉雅、CCTalk上免费、公开的贾王鹏《英语拼读王》课程一模一样。

  这也就是说,群主所谓直播授课,实际上是播的录音!把别人的知识成果随随便便拿来盗版一下,就可以建群收割韭菜,真真是一本万利的好生意!

  天上真有免费的馅饼吗?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就算人家是盗版,可是至少没有收钱,就当免费学习了盗版课程吧。

  可是事情,真的有这么简单吗?

  在进群之初,过程中如果有学员问到是否需要收费的时候,助理就开始转移话题,或者直接忽视。

  在五天买免费课程之后,助手就开始“收费”了,打鸡血一般的推销课程和发布售价,全套课程398元。可怕的是,助理的信息刚刚发出来,就密集出现了几十位学员争先恐后地付款购买!

  然而,课程真的有这么火爆吗?

  仔细一看,却发现,那些购买课程学员的微信名在短短半小时之内变了三次,例如下图中的这位“美好未来”,半小时之内微信名称变成了“未来更美好”“快乐每一天”。

  “托儿”这个东西,真的是无处不在啊!

  当然,不熟悉互联网的老一辈中老年人是不熟悉这些套路的,看到别人大肆购买、听听课程有些门道,再加上骗子们的“三寸不烂之舌”,就这样成功上套了!

  2

  全民焦虑下的新型产业

  知识付费,绝对是当下的风口之一。似乎在这个全民焦虑的时代,你不买几款知识付费产品,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积极进取好青年。

  根据《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8)》,到2017年底,知识付费用户达到1.88亿人,比2016年增长了102.2%。而华菁证券的研报推断,到2020年知识付费将会有2亿人群、45%付费率、360元ARPU值,行业总收入规模达到320亿。

  而催生这个产业兴起的原因,除了经济发展、收入水平提高,技术进步、产品形式更加便捷之外,最重要的因素,恐怕就是“全民的焦虑感”。

  如今的社会发展可谓是一日千里,知识迭代也越来越快;与此同时职场竞争日益激烈,单一化的技能已经无法满足生存需要;而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社会,有限的时间无法承载巨量的信息,也无法进行有效的价值筛选。

  更何况,还有媒体的推波助澜,贩卖焦虑的文章层出不穷。例如美团收购摩拜时,有篇爆文曾刷遍了朋友圈,叫《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一篇文章引得多少人无地自容。

  在此情况下,知识付费应运而生,宣称“以金钱成本节省时间成本”,帮你“在碎片化的时间内实现系统性的提升”,让你“在认知水平上能与马云站在同一起跑线”。

  于是,一大波“积极进取、主动学习”的好青年纷纷入局,早上一睁眼,就打开知识付费APP,刷牙洗脸听音频、早饭时左手啃面包右手拿手机、走在路上还要插耳机“伴随式学习”、积极加入各种知识社群、周末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读书会”……似乎以这样的“学习节奏”,就真的可以解决自己的成长问题,至少从心理层面能够缓解自己的焦虑感。

  3

  知识付费何以变成智商收税?

  然而,知识付费看似“全民学习“的”华丽外衣“下,却爬满了越来越多的虱子。

  盗版猖獗

  对于习惯了网络内容免费的用户来说,现在的知识付费产品普遍定价较高,因此,就有了如文章开头所述的盗版骗子们。

  线上版权缺乏保护无疑是知识付费的巨大问题,对于文字类、音频类的内容盗版现象仍然屡禁不绝。以知乎平台为例,去年已联合淘宝、闲鱼查处200多次知识侵权行为。

  初级骗子当然就是买买买,付费正版产品以后又进行私自分享,例如将微博问答、知乎等付费问答的截图分享出去,将付费社群的内容私下分享或者售卖等等;

  而高级骗子还会专门利用淘宝、闲鱼、微信群等方式将各类付费课程打包售卖,价值上千的课程白菜价几十块。

  最夸张的是,有人只用35块钱就买下了1700G的付费课程。那么我就想问问这位购买的仁兄,1700G的课程,您打算多少年学完呢?

  毒鸡汤盛行

  即使不是盗版,正版的知识付费产品也未必有效。打出来的宣传噱头一个比一个高尚“XX天让你成为XX专家“,怀着极其激动的心情打开一看,却发现都是”大而空洞“的成功学,恰似一江鸡汤向东流!

  这让人联想到一句话“保证生儿子,不灵退钱”。但无论到底灵不灵,人家平台方都已经赢了。

  知识传销

  但更可怕的,是知识学习彻底变味,变成了伪文化人的投机盛宴!

  3月19日,某公众号推出的营销课程再度刷屏微信朋友圈。这个营销课之所以能够在朋友圈呈现出病毒式传销的大爆发,是因为参与该课程后会自动生成自己的分享海报,如果你的朋友圈里的有人通过你分享的二维码扫码购买,你就可以获得学费的40%作为回报金。甚至邀请排行榜前列的学员,还有价值五十万的免费推送、高达万元的现金奖励。

  简单来说,只要你拉来人,你就能按人头分成,这么说起来,是不是和传销模式一样一样的。

  总之形成的效果是,大家更关心能拉来多少人头获得更高的分成。至此,恐怕人们已经难以分辨自己购买知识付费课程的初衷了。

  在此情况下,人人希望的是能通过拉来几个好友,多赚几块钱的现金,课程内容究竟如何已经无人关注。

  其实,说到底,知识付费产品只是一个工具而已,真正的学习还是得靠自己,不要期待每天几分钟的音频课程就能够把你变成一个大师,十几年天天蹲在教师学习都未必能把你送进一本大学呢。

  毕竟,任何时代,“好的知识”永远都在那里,但是,如果没有“学习的主观意愿”,那么,就算你把最好的工具放在那里,也是白搭。

  最后,送给广大的“知识焦虑者”几句劝告世界上唯一的捷径就是勤奋;花时间多读经典,不要为无知买单;很多道理早已经存在,不要被新名词蒙蔽;不要变成知识的囤积者,而应变成知识的行动者。(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来源:营销头版(ID:mkt2000) 作者:徐立(已授权发布))


中金在线
中国金融智库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投稿启示 - 法律声明 - 免责条款 - 隐私保护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http://www.zgjrzk.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2005133号
版权所有:中国金融智库 sitemap
中国金融智库法律顾问:海勤律师事务所 王勇 合伙人 律师
中国金融智库 电话:8610-56225227/28/29/30 传真:010-5101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