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陈宇,给人印象是一位秀气端庄、亲切开朗的女性;深入交谈,发现她思维敏锐、想法独到,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果敢和决断。平日在公司,总能看到她在会议室勤奋研究、沉浸思考的身影;她也会抽空去慢跑、游泳,保持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
这就是陈宇,曾经清华大学的学霸,如今的专业投资者。从业10多年以来,她积累了扎实的研究基础,也逐步形成了独立思考与精准操作相结合的独特投资风格。
重视经济周期,挖掘景气行业
我们熟知的很多投资大师,比如巴菲特、彼得林奇等,都是自下而上选股型选手,他们会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个股研究上。而陈宇在这几年的投资经历中,逐渐摸索出了自己独特的一套筛选模式,“过去的研究经验告诉我,宏观经济和行业都是有周期的,所以我特别看重宏观经济走到哪个阶段、以及该行业处于该阶段中的哪个点。”对于有把握的行业,陈宇也愿意给其配置更高的仓位。
比如陈宇对军工有自己的看好逻辑,在军费投入、军改、股权激励等利好政策催化下,军工已经历了两个季度的边际改善,不过目前这些变化尚未反映到利润表中,预计三季度可能会有所体现,当大家从数据中觉察到边际改善时就会改变对军工股的预期。
从业10年多,陈宇担任过金融、地产、化工、食品饮料等行业研究员,既包含周期品又涉及大消费,使得她打下了扎实的基本面研究基础,同时对周期、价值、成长等不同风格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把控力。
多维度构建安全边际
在当前市场一片悲观的基调下,陈宇却显得淡定和充满信心,而她的信心来自于多方面。
一方面,陈宇表示年初时就预测今年的经济不会太好,并且海外冲击不仅限于贸易领域,所以已经在投资决策中做好了预期和准备,行情至此,反倒没那么悲观。
另一方面,对于下半年的经济,她认为虽然外部冲击会给市场带来许多震动,但国内企业的盈利状况并不差,另外货币环境也比较稳定,不管是宽松的货币政策还是基建拉动内需,都存在一定的政策空间。“去杠杆”和中美角力过程中肯定会经历挫折,但问题和应对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一味宣泄悲观的情绪可能会错失不少机会。
同时陈宇提到,做足功课也是应对市场波动的“定心丸”,通过自上而下结合自下而上精选个股,构建组合的安全边际,从而穿越市场波动以获取中长期回报。因为对持仓公司有足够的了解,所以并不担心短期波动。
创业板或已跌出性价比
在交谈中,陈宇多次提到她对中国经济的未来不悲观,尤其是创业板,“创业板代表了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新生动力,很多新兴子行业都属于市场快速渗透或者政府大力倡导的领域,比如云计算、半导体、军工等。从估值来看,目前创业板也已经跌出性价比”。
当然,创业板中亦是良莠不齐,部分在中小创泡沫中被炒高的公司,目前看来估值依旧偏高。所以,通过对行业公司的深入研究来精选出合理定价的个股就变得尤为重要。陈宇对创业板公司有自己的筛选逻辑:首先考虑基本面,精选出成长性优良的好公司;其次侧重估值,在优质股中选择估值合理的品种。她表示自己不会刻意的区分价值和成长、大盘和小盘,关键是看估值水平是否与成长性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