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上涨是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和规律存在的,违背规律的调控只能一次次的助推房价上涨。
1、1998年房改之前,我们有50年的福利房与农村宅基地分配历史,房改只是城市化发展二十年后的适应市场规律而已。
2、房改之前的房价,是不包含土地价值的,即使是启动房改之后,我们的土地还是国家以国有征收土地方式入市,同时有大量福利房是划拨土地的方式。
3、最初的农地征用,因为农民个人并无所有权,农民只有耕地林地山地承包权,征用土地只给农民青苗与地上附着物补偿即可。
4、农民最大的利益是城中村改造回迁安置房与安置补偿款,而不是通过征用耕地获得补偿收益。
5、土地招拍挂政策严格实施之后,市场公开信息被城市居民与乡村农民获悉,农民与城市居民,错误的把土地拍卖价格当作自己的补偿价格,却不知道土地拍卖地块占国有建设用地总量的四分之一,而基础设施用地与工矿仓储物流用地占到四分之三的情况。
6、农民与市民征用土地补偿预期大幅度抬升,城市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要求越来越高,住宅用地一半成为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靠开发商配建形式完成保障重任,土地地价只能上涨,随之房价只能上涨。
【国有建设用地23%是房地产开发用地,其中商品住宅7%】
1、国有建设用地54%为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征收土地需要成本,建设费用需要土地财政支持,地方政府钱赔老了;
2、工矿仓储物流用地23%,基本靠招商引资实现供应,土地出让价格太低,招拍挂都是象征意义,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赔大钱了;
3、房地产开发用地不过23%,你却不能理解都是住宅用地,而是商业金融与住宅用地之和;
4、商业金融等用地大约10%,地方政府也不赚多少钱了,住商倒挂始自于2008年,甚至地方政府靠招商引资吸引投资,商业金融用地对土地财政的支持越来越小;
5、住宅用地该赚大钱吧?错了,住宅用地半数保障房用地,又是地方政府赔大钱的买卖,当然地方政府不会赔钱,开发商配建而已,但是土地不值钱的城市,保障房配建你凭什么?6%左右的住宅国有建设用地又赔钱;
6、只剩下不到7%(也可能10%)的国有住宅出让建设用地卖大钱了,为什么天价地无法结束?国土住建部门为啥不管管天价地呢?错了,他们管不了,因为土地出让真正的管理责任或者说收益,是财政部门的职权范围,城投也是财政出资的,土地出让不能带来国有资产流失;
7、三大红线划定,最严格的开发边界红线2014年才开始推行,城市开发依赖占用耕地作为新增建设用地的时代结束了,整理存量用地之难城市级别越高越无法实现,所以城市与国土部只好搞集体建设用地建租赁房,与国有工矿企业及乡镇企业建设用地直接入市;
8、开发边界划定,地票也不好使了,海绵城市、生态城市、产城融合,房地产开发成了受气小媳妇,开发商早就没了位置;
9、城市轨道交通地下部分每公里建设成本8亿元,地上部分也要4亿元每公里,地方债收缩,地方又必须干,土地财政收益是最主要支柱;
10、城市国有建设用地没了,该琢磨农村集体用地吧?农业部和村委会不能不考虑吧?国土住建,只能敲边鼓了。
喜欢这篇文章的话,分享给你朋友哈!
另有环京怀来、涿州、固安、大厂等地区,近沪嘉善地区,天津地区多个宝鼎项目同时团购。
推荐阅读? 投资价值:
深 圳 | 厦 门 |天 津 丨 苏 州 丨 石家庄 丨 涿 州 丨 京西怀来 丨 长 沙 丨 郑 州 丨 唐山、玉田 丨 广 州 丨 重 庆 丨 西 安 丨廊坊北三县 丨 固安永清 丨 太 原 丨 芜 湖 丨 马鞍山 丨 沈 阳
? 存解读:
? 陈评说: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