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你是否想过,在银行购买理财的钱都去哪里了?
首先要明确一点,你在银行购买理财的资金,被计入表外业务,不计入银行存贷比,所以不会用于发放企业贷款的,简单的说理财非存款,银行不会承诺保本保息。
那么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将进入到债权类、资本市场理财、股权类、另类理财产品,往往这些收益都比较可观,根据数据显示能够达到15%左右,而给到客户的确是可怜的利息。
说白了,银行理财或用你的钱直接购买了信托、保险理财、基金,但是你却不知道。
至于用客户钱赚来的收益,将被银行以各种管理费的方式,留下。
所以,你已经知道了这种情况,为什么不找个专业的人、专业的理财机构,为你直接推荐理财产品,获得更高并且同样稳健的收益呢?
part2:从何时起,人们更愿意相信银行
你是否记得在1996年的时候,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达到了10.98%。
在1994年-1996年的时候,我们国家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所以只有通过银行加息试图解决。
那个时候,人们根本就没有去银行存钱的意识,甚至是不相信银行,取而代之的是每个人家里都有一个保险柜。
老百姓(603883)以为把钱“偷偷”放在保险柜里才是最安全的,可是通货膨胀与经济的发展无情的把辛苦积累的财富稀释殆尽。
当年的“保险柜”是不是很像现在的银行,如今众多的理财模式,以网贷P2P为例,既能够给客户提供稳健的8%左右的收益,又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可是有些人还是更愿意把钱放在所谓的“保险柜”里。
1996年-2006年,二十年又是一个循环,银行利率从10.98%一路降至1.5%。
根据统计,经济越发达的国家,越是理性的看待银行,但是我们却,即使遇到霸王条款,即使忍受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被浪费,依旧是愿打愿挨。
即便如此,大多数人依旧不愿意转变思维,看似无奈实则心甘情愿的接受这痛苦!
造成这种原因的情况有很多,但是有人问道,为什么美国不是如此,因为我们的从众心理,大家都存钱,大家都现在集中买房,大家都集中进入股市。显然这里所说的“大家”就是永远的接盘侠,对于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中国人,现在已经成为了社会财富精英。
part3:P2P模式创新,真正赋能普惠金融
P2P这个词是(person to person)的英文缩写,直译过来就是“个人对个人”,在金融领域引申为有富余资金的个人和有资金需求的个人之间,直接进行借贷,中间不需要借贷中介。
那么,资金的供需双方在哪能互相找到呢?这时候P2P平台作为借贷信息的网上撮合场所就出现了,使得传统借贷方式有了巨大飞跃。
P2P平台一端连接着借款人,一端连接着投资人,平台只是起到一个信息中介的作用,个体之间在这个平台上完成直接借贷。
在正常合规的P2P 业务中,P2P平台做的只是最简单的把需要钱的人,作为标的挂在平台上,然后提供给期望投资的人,本质上是出借人和借款人之间交易。
就像房产中介一样,只是在买方和卖方之间搭桥,钱是买方给卖方的,不是给中介的。
同时为了防范借款人出现风险(毕竟是银行不放款或者放款额度不足的客户),P2P平台需要做好贷前风险管理,有效评估借款人的资质和潜在的风险,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做成标的挂在平台上的。
银行为了防范风险,倾向将信贷投向信息质量较好的大企业。小微企业由于信息不对称,普遍获得银行贷款难。因为当信息不对称导致欺诈风险上升时,银行在心理上会采取“避险”行为,宁可少放款也不能冒风险。
但小微企业也需要融资,光靠银行的力量肯定不够,所以要发展民间金融,P2P正好通过自己的优势来服务这些小微企业。
根据监管办法,网络借贷金额应当以小额为主,个人在同一平台借款不超过
20万,企业在同一平台不超过100万。借20万的个人,大多都是个体工商户,借款100万以内的企业,大多是小微企业,这些用户平常很难在银行借到钱。
P2P正好利用对碎片化资金的有效整合,为中小企业提供新的融资窗口。看看各P2P平台的业务,大多以车贷、三农贷款、针对小微企业的供应链金融为主。
除了传统银行,P2P算是小微企业获得贷款的最优惠渠道,很多民间机构的放贷利率接近月息3分,P2P相比这些民间机构,正规多了。
著名学者郎咸平认为,P2P的互联网金融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是因为它和缺乏流动性的房地产市场挂钩,而很多小微企业厂房具有太大的流动性,市场又不稳定银行很难借钱给他,所以银行单靠实行利率自由化不能解决小微企业的难题,这便造就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P2P的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来临。
相对于银行存款、余额宝类、投资债券、银行理财产品,无疑P2P理财收益更高。与银行理财相比,P2P理财显然更具吸引力。银行理财产品多有投资金额门槛限制,且利率低于P2P理财,资金流向不够透明,风险保障不够完善,而P2P理财将以上银行理财的缺陷统统进行了完善,这就是P2P理财的魅力所在。
合规进行时,P2P收益仍旧可观
目前已经进入自查最后阶段,各地提交自查报告截止时间基本上都在9月30日前,但最迟时间略有不同。整体而言,截止日期对于P2P平台而言可谓迫在眉睫。
监管层发声,各个地区互金行业逐一响应,表示积极拥抱监管层的意愿和方针政策,不跑路、不失联成为网贷平台“稳定军心”的主旋律;多家平台已经提前提交自查报告。
对于投资人,监管层乃至地区互金行业的建议是,不要慌乱之下信谣传谣,要多听官方的正确解读。
大治之后,必将迎来大发展。记得中国银行(601988)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也说过,网贷行业在监管之下已经步入了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P2P行业在普惠金融方面的不可替代性也给行业一个明确的信号!
据数据计算,2016年银行理财商品年化收益率为4.3%;而P2P平台收益相对而言高很多,年化收益率约为6%-10%。理财的目的是为了钱生钱,而从收益率这一点来看,P2P理财优于银行理财。
现在如果还有人把钱死死的存在银行,那基本上就与这个时代无缘了。国家反复降准降息,就是在用政策与数据告诉你,不要把钱存在银行,并且尽量多从银行借钱去搞生产,当然听懂的人选择国家扶持的互联网+P2P,乘势抓住了财富!
银行理财要求收取手续费、保管费、管理费等多种项目,无形中瓜分了理财投资者大量收益;而P2P平台的收费内容更加简单明了,通常仅需收取少数的充值提现手续费和服务费,甚至有些渠道连提现手续费都不收。
一事知秋,银行不愿意给你的收益,P2P给你。银行不提供的便捷,P2P给你。银行不愿意提供的服务,P2P给你!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金服透视镜。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