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评说 丨 时寒冰的中国地产雪崩元年

2018-04-16 06:03:18  来源: 搜房网  编辑:zgjrzk  

  陈宝存评说大腕之“时寒冰的中国地产雪崩元年”

  2009-7-16

  

  楼市衰炮眼中的2009年,中国地产雪崩元年。但事实呢?!

  今天和辣姜下午聊了几句,他说要批判我。我想还是我先下手吧。冲谁下手呢?记起了时寒冰年初的著名预测文章《时寒冰:2009年将是中国房价雪崩元年》。但是找遍了时寒冰新浪博客,找不到这篇文章的影子。

  寒冰当时是这么说的:“任何违逆市场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的维护高房价的措施都将失败,并遭到市场和经济规律的惩罚。个别开发商愚昧而狂妄的不降价宣言,乃是踏上寻死之路的告示。目前,个别地方一些楼盘的房价跌幅已经超过50%甚至60%(比如东莞的部分楼盘),下跌趋势还将延续。

  整体而言,带有稀缺性特征的房价跌幅,将小于具有更大替代性和缺少稀缺性特征的房价跌幅;优质地段的商业地产的跌幅,小于住宅跌幅。除非发生非常严重的通货膨胀,房价在2009年不可能止跌。中国房价中巨大的泡沫,将在下跌中逐渐挤压。地方政府、开发商、银行、炒房者构成的利益链条,将在这个痛苦的过程中断裂。当劫难到来,没有谁能够摆脱。那些主动降价者,乃是最聪明的智者,百步笑五十步的场景,将在未来出现。 潜伏在中国房地产中的热钱,正在竭尽全力套现逃离。中等收入者因为股市消灭大半。高房价已成海市蜃楼。拯救中国房地产业的唯一途径是大幅度降价、挤压泡沫,这个靠掠夺和吞噬内需、危害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行业,因为对未来发展空间的过度透支,已经走到了尽头。   

  除了大幅度降价,没有谁能够拯救房地产业。2009年,将是房地产雪崩元年。时先生预计:“与2007年底和2008年初的房价最高点时相比,2009年及以后的两年左右,房价(指住宅)的累计跌幅将在40%到75%之间(如果发生通货膨胀,将相应减去通胀指数)”(以上摘自星岛日报)

  这是经过修正后的预测数据,时先生的大胆预测最初是版本是:与2007年底和2008年初的房价最高点时相比,2009年及以后的两年左右,房价(指住宅)的累计跌幅将在45%到85%之间(如果发生通货膨胀,将相应减去通胀指数)。(以上摘自某网站圈子《读者》)

  多亏了时先生的“用良知说话”的贫民代言人身份,这一大胆至极的预测才得以保留,以供后人欣赏。否则,在时先生把博客文章删除之后,这么经典的预测文章真的看不见了。

  几位民生派大佬在08年09年上半年的表演很是精彩绝伦。加上北京酋长的北京房价下跌50%,建海同学(河北财经学院的毕业生)北京二环房价大跌至3000元(不是美元,是人民币),比赛预测中国楼市的崩盘,之后又在楼市回暖的最初阶段,把楼市回暖归结为假按揭。锲而不舍的唱衰中国楼市的精神值得尊敬。

  当时我的朋友单许昌批评此文时留言:“不是笑话,而是疯话!几个著名衰仔已经彻底疯狂了!难保有一天有人说出一元人民币一栋别墅的合理价格!美国不是出现了吗?” 我的朋友钝刀也有留言:“他们靠这个过日子,原谅他吧。中国股市和楼市的阶段性买点在08年的3-4季度,特别是9-10月份。深圳房价现已经重现提价潮。”

  当然,时先生的预测失败只是暂时的,09年仅仅过去了一半,还有10,11两年楼市大跌的空间。时先生大可不必气馁,机会总会到来。也许菩萨显灵,中国房价会在大家的期盼下下跌99%也未可知。或者按我当时回应时先生的文章:我真的看到了世界大同的希望,继续唱衰下去,中国只有一个结局:“取消货币,按需分配”,这不是我们曾经为之奋斗过的理想吗?初级阶段理论,随着几位大佬的大胆预言,终于要在我国得以结束,我也非常高兴!毕竟本人也还是无房族,更想在北京五环买套房子,按建海贤弟的预测,北京五环房价应当不会超过1500元。

  #宝鼎公开公益课(免费)#

  最后一期 深圳站 4月21日

  时间:4月21日13:00-17:00 地址:高铁深圳北站维也纳酒店

  宝鼎团购项目咨询

  加入楼市铁托超级群、交流群

  宝鼎全国公益公开课报名

  请扫描下方微信二维码或微博私信

  @陈宝存工作室-殷珊珊 @陈宝存工作室-席小静

  yin198965

  长按二维码微信关注

  nixiangjingjing-H

  长按二维码微信关注

  / END /


搜房网
中国金融智库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投稿启示 - 法律声明 - 免责条款 - 隐私保护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http://www.zgjrzk.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2005133号
版权所有:中国金融智库 sitemap
中国金融智库法律顾问:海勤律师事务所 王勇 合伙人 律师
中国金融智库 电话:8610-56225227/28/29/30 传真:010-5101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