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期 上海“试水”跨境人民币支付

2018-12-22  来源: 央视网  编辑:zgjrzk  

降低汇率风险

  “跨境人民币支付开闸是自贸区第一条落地的金融细则,从消费者、结算组织、银行到商户,都是以人民币计价和跨境交易结算,从而规避了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宏皓分析说,由于国际市场人民币汇率不稳定,给对外贸易企业交易带来较大风险,此举将有利规避交易风险。

  2013年9月,财付通、支付宝等17家支付机构获国家外管局批准,成为首批获得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业务试点资格的企业。

  “贸易通关、支付上限,还有种种限制。重要的是,以后走货物贸易通道,就不像邮政通道一样可以避税了。”著名财经评论员叶檀说,究竟收税多少,目前还不明确。

  跨境支付措施的推出,支付公司从事跨境支付业务,境内用户购买境外机票的交易模式等同于在境内购买机票,因为跟支付公司做结算完全是人民币的结算系统,不需要有换汇的任何成本。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跨境支付让“海淘”变得更为便利。原来还需VISA、万事达等外币或双币卡才能在境外网站消费,现在可用任何银行卡(包括单币种人民币卡)通过国内支付公司购买海外商品。“通过国内第三方支付,用人民币结算,既降低了老百姓购买的成本,规避了汇率风险,而且使人民币不在受国际强势货币的制约。”宏皓说。

  同时,跨境支付业务帮助境内用户省掉了汇率转汇费,包括汇差损失。对于消费者而言,以前购买国外产品只能选择美元、欧元做结算币种,而还款用人民币,因此需要向银行支付还款和购买时的汇率差、转换手续费等。但跨境电子支付推出后,汇率的风险将不会由用户来承担,让普通消费者真正得到了实惠和便利。

细则较以前宽松

  央行上海总部制定的《关于上海市支付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已于2月19日落地下发至相关机构。“只要是在上海市内注册、有互联网支付牌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均有资格开展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且对于限额和支付行业领域并没有限制。这次细则的出台,相较去年国家外管局发的17张跨境支付试点牌照,央行的进入门槛和监管要求都较以往宽松。”宏皓分析说。

  具体涉及的业务包括支付机构依托互联网,为境内外收付款人之间,基于非自由贸易账户的真实交易需要转移人民币资金提供支付服务。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为双向支付,包括境内对境外的支付和境外对境内的支付,不得轧差支付。

  《实施意见》规定,在上海市内注册成立的支付机构,以及在上海市外注册成立的支付机构在上海自贸区内设立的分公司,只要拥有互联网支付业务许可,均可开展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目前仅在上海就有40多家持有互联网支付牌照的支付机构,均有资格参与。

  此外,央行还规定开办业务条件包括,有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措施,有相应的技术等基础设施,有反洗钱、反恐融资、反逃税等具体制度和措施,风控能力较强,最近两年未发生严重违规情况。其中,反洗钱、反恐融资、反逃税的“三反”细则也被认为是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一道底线。

  风险控制方面,央行规定,支付机构要在客户备付金账户体系内独立开立跨境人民币专用账户,资金独立使用,不以各种形式占用、挪用客户资金。其次,跨境人民币支付必须要有真实的贸易背景,支付机构需要留存完整的交易真实性证明材料备查。对于大额、拆分等可疑交易要重点关注并核查。所涉及的银行方面的监管要求包括:备付金银行为支付机构办理完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后,应及时准确完整报入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并进行相应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

  “这次和去年底我们拿到的跨境外汇支付试点牌照最大的不同在于,以前是以外币结算,现在则是直接用人民币结算。跨境支付试点牌照是国家外管局发的,这次跨境人民币支付许可则是央行发的。未来跨境支付中如果更多使用人民币结算,必将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汇付天下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据央行统计,2013年1-10月,上海辖内88家银行中共有78家报送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业务量共计6845亿元,其中10月增量899亿元。以业务量计算,中国银行居首位,达1317亿元。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分别为1017亿元、754亿元排在第二和第三。


央视网
中国金融智库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投稿启示 - 法律声明 - 免责条款 - 隐私保护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http://www.zgjrzk.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2005133号
版权所有:中国金融智库 sitemap
中国金融智库法律顾问:海勤律师事务所 王勇 合伙人 律师
中国金融智库 电话:8610-56225227/28/29/30 传真:010-51017316